•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润宝医疗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础设备 » 吸引装置 » 正文

    中国医药蛋糕吸引跨国制药企业抢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8 07:57:40    浏览次数:873
    导读

    辉瑞、强生、葛兰素史克、罗氏hellip;hellip;越来越多跨国制药公司的洋名为中国人所熟悉。一份研究表明,自2002年初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在华设立第一家开发中心,仅4年时间,众多跨国制药企业的

      辉瑞、强生、葛兰素史克、罗氏……越来越多跨国制药公司的洋名为中国人所熟悉。一份研究表明,自2002年初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在华设立第一家开发中心,仅4年时间,众多跨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机构都在中国“安营扎寨”,加快本土化,争夺中国医药市场份额。

        中国医药市场的“蛋糕”的确诱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说,中国目前人均年消费药品100元,而美国为6000美元。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认为,未来5年,中国的医药消费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达到120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自然令他们心动不已,”她说。陶剑虹说,跨国制药企业研发机构纷纷移师中国,缘于新药研发成本越来越大,去年辉瑞等10家最舍得在研发上花钱的跨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额的15.9%,而且风险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低,相比之下,在中国的研发成本要低得多。以临床试验为例,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约比欧美国家便宜30%。

        跨国制药企业进入中国,瞄准的另一个目标是丰富的中药资源。尽管中成药的出口和销售受到种种限制,但并不妨碍跨国制药企业对中药的青睐,中药资源成为它们期待的财源。最典型的罗氏公司,以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为原料生产“达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惟一推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在此之前,诺华公司对中药青蒿深开发的药品,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采购目录,大量应用于非洲的虐疾治疗。陶剑虹说,由于化学新药研发成本高昂,加上市场本土化的要求,跨国制药企业中国研发机构筛选新药时,更多关注中药材和中药产品,利用其先进的化学工业技术,从中药产品中提取有效成份,研制出新的化学药品,给中国的中药保护和开发带来压力。

        陶剑虹认为,应对跨国制药企业的涌入,除了“刻不容缓”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应加快研发与创新速度,以竞争换技术,每个技术领域至少引进两家跨国制药企业进行研发,鼓励它们之间的竞争,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同时加快制订反垄断法,形成有效的反垄断机制。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aibaoyl.com/jcsb/show-183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189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