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关于呼吸机的撤离,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呢?
1. 撤机前筛查
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后应开始进行撤机筛查,主要包括 4 项内容:
(1)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已好转;
(2)合适的氧合状态:氧合指数>150~200;PEEP ≤ 5~8 cmH2O;FiO2 ≤ 0.4~0.5;pH 大于 7.25;COPD 患者:pH>7.30,PaO2>50 mmHg,FiO2<0.35;
(3)血流动力学稳定:即没有活动性心肌缺血,无临床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的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min);
(4)有自主呼吸;
临床上对撤机参数的选用和撤机时机的判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尚未有类似于「指南」等的统一意见,目前临床常用的撤机参数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内容,符合以上 10 项中的 8 项可作为撤机条件的判定标准 [2]。
1.png
但在临床中我们也认识到,符合筛查标准的患者不一定能够成功撤机,对于某些指标的分析切不可教条和生搬硬套,因此需要对患者自主呼吸能力作出进一步判断。
2016 年美国 ATA/ACCP 指南推荐 [3],对机械通气超过 24 小时的急性住院患者建议初始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增加吸气压(5~8 cmH2O),而不是应用 T 管或 CPAP,对于已经通过 SBT 但存在拔管高风险的人群,应用预防性无创通气有助于减少 ICU 住院时间,并且在短期及长期死亡率方面优于未预防性无创通气者。
其中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存在高碳酸血症、COPD、CHF 等其他严重合并症,SBT 期间出现喘息。针对这部分患者,建议在具备拔管条件和存在拔管后喘鸣高风险患者执行气囊漏气试验 (cuff leak test,CLT),对于 CLT 失败但同时准备拔管的患者,建议拔管前至少 4 小时给予全身激素药物,不需要重复性执行 CLT 试验。
Rapid-Shallow-Breathing Index(RSBI,浅快呼吸指数)最早由国外学者在 1991 年提出,反映了呼吸衰竭和撤机失败时常见的呼吸浅快现象。
公式计算:浅快呼吸指数 = 呼吸频率(次/分钟)/潮气量(升)
RSBI 增高是典型的呼吸肌疲劳患者的表现,其呼吸功减小,进而呼吸频率增加。数值大于 105~120 代表患者不能耐受 SBT。由于 RSBI 容易测定,无需患者配合,连续测定可动态评价呼吸功能变化,故临床实际应用价值较大。
P0.1 是指在功能残气位关闭气道并测定吸气启动后 0.1 s 时的气道内压力值,由于 P0.1 不受呼吸系统阻力、顺应性、气体黏滞度和肺牵张反射的影响,准确性较高。P0.1 反映呼吸中枢兴奋性及呼吸动力强弱,P0.1<3.8 cmH2O 可作为成功撤机的标准,不同研究数据有所出入,当 P0.1>6 cmH2O 容易发生撤机失败。
SBT 成功的客观指标:动脉血气指标;FiO2<0.40%,SPO2 ≥ 0.85~0.90%;PaO2 ≥ 50~60 mmHg;pH ≥ 7.32;PaCO2 增加 ≤ 10 mmHg;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HR<120~140 次/分且 HR 改变<20%,收缩压<180~200 mmHg 并>90 mmHg、血压改变<20%,不需用血管活性药物;呼吸(RR<30~35 次/分,呼吸频率 ≤ 50%)。
SBT 失败的主观临床评估指标:精神状态的改变(例如:嗜睡、昏迷、兴奋、焦虑);汗出;呼吸做功增加。
SBT 失败后推荐使用 A/C 或 PSV 模式,参数设置要减少呼吸负荷,包括呼吸机触发敏感度,当发生 auto-PEEP 时加用适当水平的 PEEP,提供相匹配的流量以及适当的呼吸周期以避免气体陷闭。并积极寻找失败原因:心肺负荷增加,通气驱动降低、神经肌肉能力下降、精神心理因素及代谢因素问题,建议 24 小时后才能进行下一次 S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