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区红山街,超过七成居民人手一张健康管理联系卡,卡片上写明居民的慢性病医生、健康管理医生的手机以及急救、咨询、投诉电话。有了它,每一位居民等于有了对应的医生在时刻管理着自己的健康,一旦身体有恙,即可24小时联系医生。而发出这张卡片的,是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文冲船厂职工医院转制而来,本身有着过硬的软硬件基础。服务中心面积5170平方米,门类比较齐全。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心有医护人员近百人,其中41%的医护人员取得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证书。同时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广州市十二人民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辖区居民小病在这里看,大病则被送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经诊治后再转到这里进行后期康复治疗。
“如果你满意,请告诉你身边的人;如果你不满意,请告诉我们。”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下了这样的服务承诺。正是靠着在公共卫生方面细致入微的服务,中心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心。病人门诊量从2004年的80人次/天,发展到现在的500人次/天。
黄埔区卫生局工作人员赵刚对记者说:截至9月20日,黄埔区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给16.1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实现了由过去的“死档”向“活档”转变。同时,黄埔区还向居民发放“健康卡”,居民在区属医院看病实现“一卡通”。
(责任编辑:王小楠)
标签阅读: 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