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泽林 通讯员王身坚)海南医学院李孟森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甲胎蛋白受体(AFPR)表达是预警肝癌发生的重要标志物。该研究论文近日在国际癌症杂志《Cancer Letters》上发表。
甲胎蛋白(AFP)基因是肝细胞恶变时早期被激活的基因之一,因而在临床上被用于早期诊断肝癌。然而,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并不清楚。李孟森经过长期研究发现,AFP与甲胎蛋白受体结合后,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恶变。由于AFP发挥作用受AFPR调节,因而他认为AFPR的表达在肝细胞恶变过程应该早于AFP,也就是说,AFPR表达能够预警肝细胞的恶变。
李孟森课题组证明,在体标本或体外肝细胞在乙肝病毒的-x蛋白作用下,肝细胞AFPR的表达优先于其他癌蛋白。这显示,AFPR是肝细胞恶变的驱动因子,有望作为预警肝癌发生的标志物。此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采用荧光量子点标记AFP后,通过静脉注射,能示踪癌细胞的转移。这些发现解决了手术时无法观察到的微小转移病灶的问题,为精准清除癌细胞关键技术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