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朱慧华 刘青 记者罗朝淑)日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公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吴焕淦教授等分别承担的三项科技项目喜获殊荣,分别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是该校吴焕淦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灸法治疗肠腑病症的技术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该项目继承和发展了元代医家罗天益温养脾胃之学术思想,首次论证“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本虚标实并见,以本虚(脾胃虚弱)为主”为肠腑病症的病机特点;以温养脾胃立法,提出“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治疗难治性肠腑病症的学术观点;创建了疗效确切的3项中医特色新技术:“温养脾胃、调和阴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艾灸技术”、“温养脾胃、补肾通络艾灸结合针刺治疗克罗恩病技术”、“温养脾胃、疏调肠腑气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艾灸技术”,并开展了特色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同时,项目组建立了稳定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技术,开展了系列肠腑病症规范化实验研究并建立相应技术平台。项目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31篇,其中SCI收录22篇,被他引686次;研究成果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在广东省中医院等14家医院应用。项目创新了对中医艾灸温养脾胃的认识与实践,推动了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促进了针灸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分别是该校房敏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在颈椎病推拿临床的研究与应用”和方邦江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基于同病异治胆石病中医治疗临床与实验研究”。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是由教育部于1985年设立,每年评审一次、授奖一次,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专利奖四个类别,分别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是该校吴焕淦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灸法治疗肠腑病症的技术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该项目继承和发展了元代医家罗天益温养脾胃之学术思想,首次论证“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本虚标实并见,以本虚(脾胃虚弱)为主”为肠腑病症的病机特点;以温养脾胃立法,提出“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治疗难治性肠腑病症的学术观点;创建了疗效确切的3项中医特色新技术:“温养脾胃、调和阴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艾灸技术”、“温养脾胃、补肾通络艾灸结合针刺治疗克罗恩病技术”、“温养脾胃、疏调肠腑气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艾灸技术”,并开展了特色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同时,项目组建立了稳定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技术,开展了系列肠腑病症规范化实验研究并建立相应技术平台。项目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31篇,其中SCI收录22篇,被他引686次;研究成果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在广东省中医院等14家医院应用。项目创新了对中医艾灸温养脾胃的认识与实践,推动了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促进了针灸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分别是该校房敏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在颈椎病推拿临床的研究与应用”和方邦江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基于同病异治胆石病中医治疗临床与实验研究”。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是由教育部于1985年设立,每年评审一次、授奖一次,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专利奖四个类别,分别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