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在麻疹病毒侵入上皮细胞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12月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
据了解,麻疹病毒(MV)是引起小儿麻疹的元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名儿童罹患麻疹,仅2010年就有约139300名患儿死于麻疹病毒感染。麻疹病毒传染性强,发病率高,除引起常见的咳嗽、高烧、恐光和遍及面部、躯干和上肢的皮疹外,还易与支气管肺炎或脑膜炎等并发,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虽然麻疹疫苗可有效控制病毒的感染和传播,但现有疫苗并不完美,不仅在疫苗覆盖率低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在高覆盖率的欧美以及中国,麻疹仍是造成小儿死亡的主因之一。”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微生物所助理研究员逯光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麻疹对公共卫生安全有着潜在威胁,急需研制特异、高效的抗麻疹病毒药物。”
麻疹病毒囊膜上含有血凝素(H)蛋白,介导对宿主特异性受体分子的结合,是起始病毒对细胞感染最重要的分子。而细胞黏附分子家族成员nectin-4在去年被鉴定为麻疹病毒在上皮细胞中的受体。因此,鉴定MV H蛋白与nectin-4的结合模式,对麻疹病毒侵入机制研究和有效药物靶点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针对这种新发现的病毒受体分子,成功制备出高纯度的蛋白复合物,获得了高质量的晶体,并解析了复合物的分子结构。
他们还在H蛋白上发现了一个“小口袋”,nectin-4把自己的两个氨基酸插到这个“口袋”里,完成与H蛋白的结合。
“如果用小分子将这个‘口袋’给封住,病毒和受体就不能结合了。”逯光文说,“而且除了nectin-4以外,目前发现的另外两种受体分子SLAM和CD46也与这个‘口袋’有着重要的相互作用,这就为抗麻疹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