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郑灵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张永振研究团队最近发现4种新汉坦病毒。该团队研究发现,汉坦病毒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最早可能出现在蝙蝠或食虫目动物上,地理上可能起源于亚洲;汉坦病毒跨种间传播在汉坦病毒种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该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PloS病原学》杂志上,为新发传染病防控提供了重要启示。
近年来,张永振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啮齿类等小动物携带病原、病原体与宿主动物间的进化与生态关系研究。上述4种新汉坦病毒分别发现于浙江龙泉地区的中菊头蝠、湖北黄陂地区的普通伏翼蝠、内蒙古牙克石地区的东北鼩鼱、云南梁河地区的短尾鼩。
研究显示,四地发现的汉坦病毒差异很大,并与目前国际上已知的汉坦病毒在氨基酸序列上均存在7%以上的差异,符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新种的分类标准,分别命名为龙泉病毒、黄陂病毒、牙克石病毒、梁河病毒。该研究还发现,在浙江龙泉地区,不仅中菊头蝠能携带龙泉病毒,中华菊头蝠、单角菊头蝠也能携带该病毒,当地蝙蝠龙泉病毒携带率为5.3%,表明蝙蝠也是汉坦病毒的宿主。
张永振等进一步分析发现,翼手目与食虫目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在进化树上处于祖先支位置,表明其在进化上早于啮齿类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亚洲汉坦病毒遗传多样性最高,在进化上早于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发现的汉坦病毒,推测汉坦病毒可能最早起源于亚洲。
张永振说,新发传染病暴发流行大多由动物源性病原体(尤其是未知新病原体)从动物宿主经跨种间传播感染人类引起。此项研究表明,自然界动物中可能还存在很多尚未被人类认识的新病原体,已知病原体还有更广泛的宿主范围。未来动物源性疾病防控,应主动开展宿主动物中新病原体监测研究,并警惕随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引起不同种类动物间及与人类间的接近增加,导致病原体宿主范围扩大及病原体通过基因重组重排产生致病性更强的新种,而最终导致严重新发传染病突发与流行。
据介绍,汉坦病毒可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或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前者主要流行于美洲,中国尚未发现,但有发生的可能;主要临床表现为,在4日左右的发热、头痛等前驱期症状后,出现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高病死率(60%)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重症3日~7日死亡,生存者则很快恢复,无后遗症。后者即中国常见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对其进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再一次证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