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慢性病防治体系,提高慢性病规范化治疗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副处长杜红表示,北京市正在编制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预计明年初发放到全市中小学校内。市卫生局还计划建立一个“E网通”,打造一个由权威医疗机构提供信息的健康教育平台。
□防控体系
健康教育最为重要
京华时报: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慢性病的发病有异军突起之势,北京的情况怎么样?
杜红:陈竺部长用“井喷”来形容目前慢性病的发病情况,确实如此。2011年,本市户籍居民死因排前三位的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占到全部死亡的73%。如果想实现期望寿命再提高一岁的目标,必须从慢性病的防控上下工夫。
京华时报:目前,本市慢性病的防控体系是否健全?
杜红:目前,北京市运用三级预防的防控原则,对不同人群进行分层管理和干预。一级预防是指对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二级预防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在上升,比如我们开展的脑卒中筛查和即将在某些社区进行的包括肺癌、大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五个癌种每年5万人的筛查,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即对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和追踪,减缓病症,控制病情。
京华时报:目前,这三级预防中,哪项工作最重要?
杜红:大众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为目前慢性病尚未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得了病有什么后果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吃健康,每天运动多少健康等等。
京华时报:在三级预防体系中,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否有能力起到健康守门人作用?
杜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我们慢性病防控体系的网底,他们离居民最近、最易掌握和跟踪居民的病情变化,他们可以帮助居民将慢性病管控好。我们已经启动了对社区全科医生的专业化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医生对慢性病的干预和用药。比如就戒烟培训而言,我们将开展社区医生的简短戒烟技术的培训,对不吸烟的患者,社区医生需要进行不少于1分钟的吸烟危害介绍;而对吸烟者,需不少于三分钟的劝诫服务。相比于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各个诊室而言,社区医生更能做到慢性病知识的普及。
□公众生活
年龄最小糖尿病患者才9岁
京华时报:从公众而言,哪些因素间接导致了慢性病的发生?
杜红:外出就餐、喜食高油高盐高热量的食物、运动量少、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都是目前居民生活中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素,比如居民目前人均盐和油日均摄入量为13克和50克左右,超出世卫组织建议的6克和25克近一倍。所以,下一步,除了推广宣传健康知识外,我们也将动员更多企事业单位打造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从每日一顿的工作餐开始,培养居民们的“淡口味”。
京华时报: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是否有年轻化的趋势?
杜红:没错!目前,儿童的近视眼、肥胖问题突出,去年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7%,男生达到25.9%。其中,小学阶段肥胖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男生在小学六年级时肥胖检出率最高,为31.1%。到17岁时,男生平均体重达到70.6公斤,女生平均体重达到57公斤。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目前我们的学生中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病例,年龄最小的才9岁。
京华时报:如何降低儿童肥胖率、控制视力不良率?
杜红:我们已经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全市每年新增至少100所健康促进学校,并要求学校上好“防近视,控肥胖”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市卫生局和市教委今年还发起了“防近视、控肥胖”六一行动,并结合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习惯和生长特点,编制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同时,学校还设立了一个身高体重检测点,张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评价标准,以便保证学生实施健康自我管理。
京华时报:该指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何时能走进校园?
杜红:包括用眼习惯、少吃油炸食物和膨化食品、如何防止意外发生等多种内容,该指引计划明年初发到全市中小学校内,预计首批发放70万份,目前我们在进一步修订后,将正式出版印刷。书中还有家长阅读学习的部分,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知识普及
计划打造官方健康教育平台
京华时报:目前,市场上各类养生保健类图书及网站等健康知识鱼龙混杂,本市已经成立了健康科普专家库,下一步在普及正确的健康知识方面还有何举措?
杜红:我们(市卫生局)已经计划建立一个“E网通”,打造一个市级健康教育平台,通过官方引导,将各种健康知识、养生知识、预防慢病知识、医疗信息等所有健康教育资源汇总在这个平台上,“E网通”发布的信息都是由本市的权威医疗机构提供,经过审核把关,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权威性。目前,“养生堂”栏目已经深入人心,但主要收视群体都为老年人,我们想把“E网通”打造成一个品牌,加上微博等新媒体,让经常上网的年轻人也有预防疾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信息渠道。
京华时报: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并非卫生部门举一家之力就可实现的事,我们是否会联合多部门,并发动社会力量来推广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和正确方式?
杜红:是的,2009年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统一领导,16个区县政府和31个部门为成员的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健康促进十年规划和九大行动。比如体委提供的健康器械,总工会启动的恢复工间操行动,教委配合的防治学生沙眼等等。慢性病的防控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共同采取行动。下一步,我们计划和共青团合作,在各单位中培训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或志愿者,像艾滋病防治的主力军是大学生一样,发动社会力量,在志愿者们自己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一传十,十传百”地向同事和家人传递。
□全国联防
防控不达标无缘卫生城市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表示,我国正在创建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去年已经任命39个国家示范区,今年有136个申报,目前正在进行现场评估。
孔灵芝称,为了将慢病防控工作继续推进,今年起,卫生部已经将慢性病控制纳入到卫生城市的创建指标体系中。今后,申请成为卫生城市的地区,前提必须先成为国家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已经于去年被评为国家级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今年有两个区获得参评资格。
孔灵芝介绍,我国已经提出慢病控制六个转变:由专家向政府转变,由治疗为主向治疗为辅,由大医院向基层转变,由城市向城乡并举,由卫生部门向全社会,由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这个策略跟国际上非常吻合,强调政府责任预防为主,以社区为基础,关注农村,社会广泛参与,以及提高个人技能。
□他山之石
改进食物链降低心血管病
孔灵芝介绍,欧洲区的慢病防控策略是通过能力建设监测和传播,降低四种主要慢性疾病(心血管病、癌症、慢性阻塞和糖尿病)的负担。
“例如,在上世纪70年代芬兰北部的青壮年男性心血管病死亡率是全球第一位的,主要是和他们生活方式不良有关,比如因为天气很冷,人们会吃很多的饱和脂肪酸的动物的黄油,很少有户外体育锻炼,而且蔬菜水果吃得很少。政府即首先和农场主协商,建议改种蔬菜水果。然后和食品的加工企业协商,生产全麦面包,和生产不饱和脂肪植物的黄油,随后把这些健康的推荐的食品放在超市最显眼的位置,旁边配上健康宣传教育的一些提示。”孔灵芝说,采取上述多种措施后,该地区由吸烟导致死亡率有了非常显著的下降,其他疾病也呈非常显著的下降趋势。(李秋萌)
□防控体系
健康教育最为重要
京华时报: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慢性病的发病有异军突起之势,北京的情况怎么样?
杜红:陈竺部长用“井喷”来形容目前慢性病的发病情况,确实如此。2011年,本市户籍居民死因排前三位的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占到全部死亡的73%。如果想实现期望寿命再提高一岁的目标,必须从慢性病的防控上下工夫。
京华时报:目前,本市慢性病的防控体系是否健全?
杜红:目前,北京市运用三级预防的防控原则,对不同人群进行分层管理和干预。一级预防是指对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二级预防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在上升,比如我们开展的脑卒中筛查和即将在某些社区进行的包括肺癌、大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五个癌种每年5万人的筛查,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即对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和追踪,减缓病症,控制病情。
京华时报:目前,这三级预防中,哪项工作最重要?
杜红:大众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为目前慢性病尚未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得了病有什么后果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吃健康,每天运动多少健康等等。
京华时报:在三级预防体系中,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否有能力起到健康守门人作用?
杜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我们慢性病防控体系的网底,他们离居民最近、最易掌握和跟踪居民的病情变化,他们可以帮助居民将慢性病管控好。我们已经启动了对社区全科医生的专业化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医生对慢性病的干预和用药。比如就戒烟培训而言,我们将开展社区医生的简短戒烟技术的培训,对不吸烟的患者,社区医生需要进行不少于1分钟的吸烟危害介绍;而对吸烟者,需不少于三分钟的劝诫服务。相比于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各个诊室而言,社区医生更能做到慢性病知识的普及。
□公众生活
年龄最小糖尿病患者才9岁
京华时报:从公众而言,哪些因素间接导致了慢性病的发生?
杜红:外出就餐、喜食高油高盐高热量的食物、运动量少、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都是目前居民生活中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素,比如居民目前人均盐和油日均摄入量为13克和50克左右,超出世卫组织建议的6克和25克近一倍。所以,下一步,除了推广宣传健康知识外,我们也将动员更多企事业单位打造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从每日一顿的工作餐开始,培养居民们的“淡口味”。
京华时报: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是否有年轻化的趋势?
杜红:没错!目前,儿童的近视眼、肥胖问题突出,去年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7%,男生达到25.9%。其中,小学阶段肥胖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男生在小学六年级时肥胖检出率最高,为31.1%。到17岁时,男生平均体重达到70.6公斤,女生平均体重达到57公斤。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目前我们的学生中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病例,年龄最小的才9岁。
京华时报:如何降低儿童肥胖率、控制视力不良率?
杜红:我们已经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全市每年新增至少100所健康促进学校,并要求学校上好“防近视,控肥胖”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市卫生局和市教委今年还发起了“防近视、控肥胖”六一行动,并结合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习惯和生长特点,编制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同时,学校还设立了一个身高体重检测点,张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评价标准,以便保证学生实施健康自我管理。
京华时报:该指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何时能走进校园?
杜红:包括用眼习惯、少吃油炸食物和膨化食品、如何防止意外发生等多种内容,该指引计划明年初发到全市中小学校内,预计首批发放70万份,目前我们在进一步修订后,将正式出版印刷。书中还有家长阅读学习的部分,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知识普及
计划打造官方健康教育平台
京华时报:目前,市场上各类养生保健类图书及网站等健康知识鱼龙混杂,本市已经成立了健康科普专家库,下一步在普及正确的健康知识方面还有何举措?
杜红:我们(市卫生局)已经计划建立一个“E网通”,打造一个市级健康教育平台,通过官方引导,将各种健康知识、养生知识、预防慢病知识、医疗信息等所有健康教育资源汇总在这个平台上,“E网通”发布的信息都是由本市的权威医疗机构提供,经过审核把关,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权威性。目前,“养生堂”栏目已经深入人心,但主要收视群体都为老年人,我们想把“E网通”打造成一个品牌,加上微博等新媒体,让经常上网的年轻人也有预防疾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信息渠道。
京华时报: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并非卫生部门举一家之力就可实现的事,我们是否会联合多部门,并发动社会力量来推广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和正确方式?
杜红:是的,2009年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统一领导,16个区县政府和31个部门为成员的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健康促进十年规划和九大行动。比如体委提供的健康器械,总工会启动的恢复工间操行动,教委配合的防治学生沙眼等等。慢性病的防控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共同采取行动。下一步,我们计划和共青团合作,在各单位中培训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或志愿者,像艾滋病防治的主力军是大学生一样,发动社会力量,在志愿者们自己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一传十,十传百”地向同事和家人传递。
□全国联防
防控不达标无缘卫生城市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表示,我国正在创建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去年已经任命39个国家示范区,今年有136个申报,目前正在进行现场评估。
孔灵芝称,为了将慢病防控工作继续推进,今年起,卫生部已经将慢性病控制纳入到卫生城市的创建指标体系中。今后,申请成为卫生城市的地区,前提必须先成为国家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已经于去年被评为国家级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今年有两个区获得参评资格。
孔灵芝介绍,我国已经提出慢病控制六个转变:由专家向政府转变,由治疗为主向治疗为辅,由大医院向基层转变,由城市向城乡并举,由卫生部门向全社会,由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这个策略跟国际上非常吻合,强调政府责任预防为主,以社区为基础,关注农村,社会广泛参与,以及提高个人技能。
□他山之石
改进食物链降低心血管病
孔灵芝介绍,欧洲区的慢病防控策略是通过能力建设监测和传播,降低四种主要慢性疾病(心血管病、癌症、慢性阻塞和糖尿病)的负担。
“例如,在上世纪70年代芬兰北部的青壮年男性心血管病死亡率是全球第一位的,主要是和他们生活方式不良有关,比如因为天气很冷,人们会吃很多的饱和脂肪酸的动物的黄油,很少有户外体育锻炼,而且蔬菜水果吃得很少。政府即首先和农场主协商,建议改种蔬菜水果。然后和食品的加工企业协商,生产全麦面包,和生产不饱和脂肪植物的黄油,随后把这些健康的推荐的食品放在超市最显眼的位置,旁边配上健康宣传教育的一些提示。”孔灵芝说,采取上述多种措施后,该地区由吸烟导致死亡率有了非常显著的下降,其他疾病也呈非常显著的下降趋势。(李秋萌)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