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雯雯)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云、李文辉带领课题组,采用先进的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对蜈蚣的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进行了最全面系统的揭秘。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蛋白质组研究》。
据介绍,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和毒物咬伤等的治疗。
“虽然用蜈蚣配成的中成药和处方达百余种以上,但缺乏系统全面的对蜈蚣药效分子群的识别和相应的药理学活性解析的研究,已成为有效利用蜈蚣药用价值和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瓶颈。”张云告诉记者。
该课题组新识别了400多种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并进一步与华中科技大学丁久平课题组合作,发现许多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可作用于不同的细胞膜离子通道,包括钠、钾、钙离子通道等,从而发挥药理学作用。同时,研究人员还识别了一些导致过敏、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物质,为安全利用蜈蚣药材提供了有益指导。
张云表示,该研究科学诠释了传统中药蜈蚣的药理药效学基础,从分子水平直接证明蜈蚣药用的有效性,为蜈蚣中药材的标准制定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一大批结构新颖的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发现,也为基于蜈蚣药效成分的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报》 (2012-11-29 第1版 要闻)
据介绍,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和毒物咬伤等的治疗。
“虽然用蜈蚣配成的中成药和处方达百余种以上,但缺乏系统全面的对蜈蚣药效分子群的识别和相应的药理学活性解析的研究,已成为有效利用蜈蚣药用价值和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瓶颈。”张云告诉记者。
该课题组新识别了400多种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并进一步与华中科技大学丁久平课题组合作,发现许多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可作用于不同的细胞膜离子通道,包括钠、钾、钙离子通道等,从而发挥药理学作用。同时,研究人员还识别了一些导致过敏、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物质,为安全利用蜈蚣药材提供了有益指导。
张云表示,该研究科学诠释了传统中药蜈蚣的药理药效学基础,从分子水平直接证明蜈蚣药用的有效性,为蜈蚣中药材的标准制定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一大批结构新颖的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发现,也为基于蜈蚣药效成分的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报》 (2012-11-29 第1版 要闻)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