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刘蓉芳 记者胡德荣近日从第四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心衰患者已远远超过500万人。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人数已达2250万,且每年仍以200万人的速度递增。我国2003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衰患病率为0.9%,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为1.1%,农村人群心衰患病率为0.8%。
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方式之一。196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霍栾锵教授、颜和昌教授等人与上海继电厂的工程师经过多年努力,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临时起搏器,并于1962年为一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进行了起搏治疗,开创了中国起搏治疗先河。为纪念中国起搏器治疗50周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国起搏器治疗元勋之一的颜和昌教授塑造了铜像。
此次论坛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等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等承办。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人数已达2250万,且每年仍以200万人的速度递增。我国2003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衰患病率为0.9%,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为1.1%,农村人群心衰患病率为0.8%。
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方式之一。196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霍栾锵教授、颜和昌教授等人与上海继电厂的工程师经过多年努力,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临时起搏器,并于1962年为一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进行了起搏治疗,开创了中国起搏治疗先河。为纪念中国起搏器治疗50周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国起搏器治疗元勋之一的颜和昌教授塑造了铜像。
此次论坛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等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等承办。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