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0-30 作者:赵博 来源:
图片作者:郭一江
图片说明:千人聚集滨江公园交流太极拳。 均本报记者 郭一江摄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上海全民健身事业也迎来了收获季节。社区内,百姓健身房与公共运动场内人头攒动;乡镇里,游泳池就建在村头;办公楼内,楼宇运动会如火如荼。全市范围内,从自家小区的健身苑,到附近的社区公共运动场,上海市民能感受到,走出家门就能锻炼已不再是梦想。
在这收获时节,记者走进申城第一个百姓健身房、第一个公共运动场、第一批体质监测站、第一批公共体育服务配送基地、第一批市民健身技能培训基地,切身感受申城全民健身事业打造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体质监测:把健康防线往前推一步
采访地点:上海第一批体质监测站嘉定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
10月3日14时,位于嘉定体育中心内的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照常开放。蓝色背景板外,20余台各类检测设备陈设在一间300平方米的大厅内。时值假日,前来参加体质监测的人并不多,记者也有机会体验了一把体质监测的全过程。
说起过程,体质测试犹如体检,但没有抽血、化验的疼痛。相反,有些测试项目倒像游戏般有趣,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前一分钟还能岿然不动,但随后就开始招架不住,摇摇欲坠、前俯后仰、左右摇摆,把一旁的体测站工作人员逗得哈哈大笑。
“1分13秒,很不错,算得上优秀了。”工作人员笑着说。
坐位体前倾、握力等项目,记者拼尽全力,脸涨得通红,却始终难以达标。在所有项目中,看起来最简单的莫过于台阶测试。第一感觉就像是健身操,要求参与者不断地上下台阶,一上一下之间,一组科学数据已悄然记录在案。
骨密度测试的设备最神秘,被摆放在中心单独小间内。测试人员用一台扫描仪器在手臂处一扫,仅仅一分钟后,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一条曲线。“多晒太阳,多喝牛奶,少喝可乐。”工作人员提醒道。
整个检测不到20分钟,在监测站门口,记者收到了一条打印测试单:肺活量、握力、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倾、纵跳、背力、台阶测试等指标一目了然。现场健身指导人员对测试结果逐一解读,合格者还能领到一张“体质测试达标证书”。
国民体质监测目的何在?具体而言,就是对全民健身体系工作效果的评定指标,也是对人的健康素质的科学鉴定指标。据嘉定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负责人刘璇介绍,通过身高、体重、肺活量、血压等指标测定,以及台阶测试、闭眼单脚站立、握力、坐位体前驱、俯卧撑等项目测试,将获得受测者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指标,从而判断受测试人是否达标。
通过中心配备的体质监测仪器设备,受测试者还能获得心肺功能、身体成分、骨密度和骨龄等数据,从而纠正不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科学健身。
市民体质测试分文不取、简单高效,但开展之初,却遭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刘璇记得,前些年,大部分市民对这项新生事物持观望态度,愿意来“吃螃蟹”的测试者寥寥无几。即便进门的市民对体质监测也缺乏认识,指导站工作人员听到最多的咨询是:“你们是不是在搞体检?”对于这两者的区别,刘璇认为,体质监测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体检,却“将健康防线往前推了一步。”虽是一步,作用却不可小觑,“曾有专业部门做过统计,每在体质监测方面投入一元钱,在医疗卫生方面可以节约8至10元钱。”刘璇说:体质监测是防患于未然,减少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常见慢性病搭建起一道“防火墙”。
上海体质监测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据刘璇介绍,从2005年底中心建成以来,累积对上万名市民进行了体质监测。“这7年来,参与体质监测的人数呈一条向上的曲线。”而据去年底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显示:上海市2010年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6.18,高于100.39的全国平均水平,蝉联全国第一。
健身俱乐部:家门口的体育服务站
采访地点:上海第一个百姓健身房殷行街道体育健身俱乐部
10月5日6时,杨浦区工农三村内的九子广场上,一群身着粉衣,手拿折扇的中老年妇女练起了扇子舞。“腰再下去一点,手要伸直,腿要有力。”站在健身队伍前列领操的是社区拳操队队长常桂娣,她也是工农三村二居委的文教主任。
据常桂娣介绍,别看拳操队的规模不大,但年头并不短,2000年,殷行街道在工农三村试点体育生活化实验基地,拳操队应运而生。
这十年来,殷行街道体育生活化工作日渐深入,像拳操队这样的百姓健身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殷行街道体育健身俱乐部主任巫繁荣介绍,辖区内百姓健身团队数量高达129个,“一个团队最起码二三十人,大一点的团队有六七十人。”
健身团队建起来后,百姓参与面扩大了,活动内容也日渐丰富。“有广播操、健身气功、扇子舞、太极拳、保健操。”常阿姨如数家珍。健身俱乐部建在百姓身边,入基层、接地气,没有健身会所不菲的年费,也没有体育技能上的要求,成为百姓身边的健身服务站。
刘根娣今年57岁。4年前,曾有人动员她参加社区拳操队,她摇头摆手,“那是老太太玩的,我年纪轻轻打什么拳?”经不住居委会工作人员三请四邀,刘阿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拳操队,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不用人喊,她每天主动到健身苑点集合,成为拳操队的“积极分子”。说起如今的变化,刘阿姨感慨:“参加健身俱乐部,我有两个没想到:一没想到能认识这么多好朋友;二是参不参加锻炼,效果完全两样。”
健身给刘阿姨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去医院的次数少了,医药费用少了。“以前,我的胃部、腰部总感觉不舒服,如今,两个老毛病都没了。身体好了,心情更好,这两年很少去医院。”她说,参与社区健身俱乐部已融入到她的生活中,“每天不健身,总感觉一件事没有完成。就连下雨,也要在自行车棚下转两圈”。
与刘阿姨一样,退休工人郭本强也是拳操队里的大忙人。早上的健身操、广播操,他是领操员;晚上的拳操、舞蹈,他是组织者。从早忙到晚,小区居民都知道,要找郭本强,去家里找不到,一定要到小区活动场。
老郭原先并不爱动。前些年,1米7的他体重却达77公斤,大腹便便、走路都吃力,平常最爱的“运动”是搓麻将。加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后,他焕然一新,体重减了,血压低了,精神爽了。尝到甜头的老郭动员老伴一起来参与,打打拳、跳跳舞,一家子率先实现了生活体育化、体育生活化。
从原先担心没人来,到如今红红火火的健身场面,巫繁荣坦言,这有些出乎意料,“市民健身中心的设施已供不应求了,很多市民现在要排队健身。”从以前的要我练,到如今的我要练,殷行街道体育健身俱乐部依靠政府、社区企业支持,将实实在在的体育服务送到了百姓身边。
据了解,截至去年,申城共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108个,社区健身团队1万多支,社区体育指导员达23000人,还建成了殷行、长征、通河和江川等一批高质量的社区健身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1个,百姓健身步道102条。
健身技能培训:你健身,我“埋单”
采访地点:上海第一批市民健身技能培训基地浦东市民体育健身技能培训基地
在源深体育中心,老陈可是名人。10月8日6时,在体育馆西区广场上,他身着练功服在前示范,三四十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他身后,有时推手、散打,有时拍拍脚、转转腰,一小时下来,老人额头微微冒汗,脸色却愈发精神红润。
说起锻炼的好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67岁的陆奇峰退休前是一名港务局装卸工,2008年4月开始正式跟随陈老师练太极拳。四年间,一周七次,风雨无阻。练功的时间久了,身体愈发硬朗,原先困扰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不再发作。73岁的邵苗锻炼了两年,老发作的肠胃病也缓解不少。还有的学员练了才半年,体重减了10公斤,成功“消灭”了困扰多年的脂肪肝。
这个太极拳队还有一个特点,老师分文不取,学员全部免费,只因老陈开设的通背太极拳班属于上海市第一批市民健身技能培训基地。据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体育发展中心公关服务部部长徐爱根介绍,仅去年全年,参加通背太极拳、拉丁舞、健美操、柔力球等六个体育技能项目免费培训的市民就达8000人次。今年8月13日,来自中心健身技能培训基地、晨练队、浦东新区武术协会的12支队伍、300余名健身市民参与了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源深体育中心晨练团队全民健身成果展示,太极拳、排舞、拉丁舞等表演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展现健身之美。
开展市民健身技能培训,首先要解决“硬件”问题。从去年开始,源深体育中心在体育馆东区广场开辟了1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购置了56件运动器械,免费供百姓健身。此外,每天一早一晚,体育中心还免费向市民开放体育场田径跑道,在市民健身日还免费向市民开放所有健身项目。从8月1日开始,源深体育中心开始试点体育场跑道灯光照明,延长向市民免费开放的时间。
培训不仅需要场地,更需要有师资。徐爱根告诉记者,提供培训的师资来自不同的渠道,有的是市级体育指导员,也有外聘的体育专门人才,“我们还会不定期进行问卷调查,百姓喜欢什么项目,我们就开展什么样的项目。”
无论是免费场地,还是专门的师资,都涉及到经费问题。钱从何来?徐爱根告诉记者,源深体育中心由政府投资兴建,必须考虑公益性。这十年来,体育中心通过场馆租金、商业开发等形式,将所获收益反哺给百姓。此外,浦东新区政府也对市民健身技能培训基地高度重视,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购买体育设施、健身教材和聘请师资。
据统计,4年来,中心共培训来自全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团队骨干、普通市民36000人次,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技能培训与健身锻炼平台。而据《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至2015)》披露,全市已建成18个市民全民健身技能培训中心,每年为4万人次市民、2000名各类指导员提供健身技能培训。
健身配送:把体育服务“送”上门
采访地点:上海第一批公共体育服务配送基地闸北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活动中心
10月10日下午2时,闸北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内传出优美的舞曲。跟着旋律、踩着鼓点,59岁的退休干部吴凤立翩翩起舞。周三教新课,周一再复习,一周两次,这样的课程已经延续了两年。
“两年下来,首先锻炼了身体;其次这些健身项目寓教于乐,大家感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吴半开玩笑说,越跳越年轻,“早忘了自己的年龄”。
吴凤立所在的健身舞班共有30名学员,主要以学习排舞、交谊舞。每到上课时间,活动中心的两间教室就成为临时的练舞房,大家闻“乐”起舞,舞姿翩翩。而隔壁的几个教室内,象棋、桥牌、书法课也开展得风生水起。老师教得认真,学员们学得投入,“很多学员都是在家里的社区里健身,再到这里来继续充电。”闸北区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柳振平介绍道。
不用到专门的体育培训机构,就能就近享受到健身指导与服务,这有赖于闸北区在全市试点的首批公共体育服务配送基地。
健身也能配送?闸北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主任唐蜜蜜告诉记者,从试点第一批公共体育服务配送基地以来,闸北区逐渐形成了体育配送的“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军营。
配送对象不同,课程也有不同。唐蜜蜜告诉记者,对于区内的绿化环卫部门,他们配送了瑜伽等项目,力量要求不高,强调柔韧性;在军营,他们与驻区部队联手开展门球比赛;在学校,他们与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对9至11岁少年进行游泳技能培训,力争实现“人人会游泳”。
其实,体育配送远不是教几门课这么简单。在一份体育配送项目表上,记者就发现了四大门类、97个配送项目。例如,“科学健身知识主题讲座”中就有运动与健康、上班族健身策略、肥胖与体重控制等35个讲座内容,涵盖养身保健、科学健身、合理饮食等多方面。“竞技体育普及项目技术传授指导板块”中不仅有篮球、乒乓、羽毛球等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体项目,而且还有抖空竹等民俗体育项目;既有国际象棋、象棋这样的智力项目,也有网球、台球这样的时尚体育。在“科学健身技能培训项目”板块,记者很快就找到了在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内广受欢迎的排舞、拉丁舞。
配送清单上,还有《上海健身地图》、《科普知识100例》、《科学健身手册》等科普资料,以利百姓自学。健身项目开展一年以来,参与的学员都感觉收获颇丰。国庆前夕,他们还向活动中心赠送了锦旗,上书“一流的教练、一流的服务”。
柳世平说,体育配送服务工程已被列为2012年闸北区政府实事项目,希望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展示活动,惠及百姓,提升市民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
公共运动场:“微型体育中心”服务老中青
采访地点:上海第一个公共运动场延福绿地公共运动场
10月13日是星期六,家在黄浦区的陈结步行300米,来到延安东路、福建路口的延福绿地公共运动场锻炼。时间已是晚上7点半,篮球场上亮起了白色的聚光灯。灯光下,四五十名街头篮球爱好者打得正欢。
运球、传球、投篮……所有动作一气呵成,陈结动作娴熟,很有几分专业球员的范儿。球场上,大家你来我往,攻防转换迅速。随着时间流逝,街头篮球赛节奏越来越快,快下、突破、找空挡、篮板球、投篮,在这方小小场地上,不时有球员灵光一现,赢得一片叫好。
10分钟后,陈结汗涔涔地走下赛场,“这次碰到的对手蛮厉害的。”他一边擦着汗,一边感慨道,眼睛还不舍地回望内场。在场地内,另一批球员已经“替补”上场,街头篮球赛激战正酣,分外紧张。街头篮球赛,队员如“走马灯”轮轴转,“行的话,就一直打下去,不行的话,打不了几分钟就下场。”陈结说,在这片公共运动场,大部分球员都是“单打独斗”,临时组队,一般采用三对三、四对四形式,先输5个球的队伍自动“下岗”,换上另一批队员接着打,“实力越强,在场上的时间越长。”
“侬今朝怎么回事?不行我就上了。”刚聊上几句,看到有队友状态起伏,陈结忙自告奋勇地把队友换了下来。在这方球场上,没有裁判计分,也没有比赛监督,全靠多年以来大家约定俗成的几条规定:5分为限、能者多玩。别看是处小小的街头篮球场,头衔并不小。2004年月,延福绿地公共运动场对外开放。由于这是申城首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又位列市区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这片运动场曾被亲切地称作社区公共运动场“一号工程”。
“一号工程”不仅是两片篮球场那么简单。在球场外,还有一处3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环绕绿地的是近500米的塑胶健身步道。步道两旁,健身器材星罗棋布。篮球场、健身苑、公共绿地、健身步道,构成了一座“微型体育中心”,满足老中青三代不同的需求。
在健身步道上,要跟上57岁的朱阿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五六年来,除了雨天,她几乎天天到这里走十圈,练出了健步如飞的本事。在健身步道上走路,其实可以学到很多健身知识。在步道旁,每隔50米至100米就有一块小牌子,给健身者加油鼓劲——“50米: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你已经步行了100米,消耗了3克脂肪,消耗了27千卡的多余热量,继续努力。”
朱阿姨说,刚开始健步行时也有倦怠,但只要看着这些小牌子就又找到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现在让我不走都难过。”这些年来,朱阿姨的体重从62公斤下降到50公斤,腰围缩了两圈。“走完步,洗个澡,觉得一天神清气爽,比什么都开心。”
从2004年至今,申城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稳步推进,持续发展,共建成社区健身苑点8204个、公共运动场324处786片,每年参与人次超过500万。
百姓健身房:市民健身充电站
采访地点:上海第一个百姓健身房宜川社区百姓健身房
走进华阴路200号的宜川社区百姓健身房,映入眼帘的是功能各异的专业健身器械,走步机、漫步机、上斜式跑步机、无限伸展跨步机、椭圆机、卧式健身车,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丝毫不输给价格昂贵的专业健身房。
据宜川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负责人鲍博海介绍,宜川百姓健身房共配置了有氧训练、力量训练、震动放松3大类、51件专业健身器械,“器材全部是从美国进口的。”
健身器材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却极易区分。只因为地胶颜色不同,将健身区域换分成5大块,绿色的是“太空漫步区”、浅蓝色是“清风流水区”、蓝色是“山涧嬉戏区”,随着颜色加深,运动强度也逐渐加大。
10月17日15时,在“清风流水区”的跑步机上,家住宜川六村的汪凤蝶正在跑步,这也成为她这一年来的例行功课。眼前的电视机重播着昨晚的电视剧,脚下的传输带维持着每小时6公里的匀速,汪阿姨一边看电视,一边慢跑,轻松惬意。
“你猜猜我多大岁数?”走下跑步机,汪阿姨先考起了记者。
“顶多四十七八岁吧。”记者答道。
“我今年都61岁了,看不出来吧。”汪阿姨爽朗一笑,很是自豪。
去年11月,当获悉上海市首个百姓健身房——宜川社区百姓健身房开张的消息,汪阿姨很快就到居委会报了名,一张申请表、一张体检单、一张健身告知书、一张两寸照片,不用缴纳年费,也不用花钱请教练,汪阿姨轻轻松松办完手续,成为百姓健身房首批会员。
跑步、骑自行车,听听健身讲座,这大半年来,她每周到健身房里运动五六次,每次健身一个多小时,“跑跑步,看看电视,一点也不无聊,平时晚上不看电视剧,专门留到在健身房里看重播”。汪凤蝶说,百姓健身房成为自己的健身加油站,“跑跑步、蹬蹬车,每天的生活就像充了电一样,马上就恢复了活力”。
在百姓健身房,汪阿姨也有“老搭子”,58岁的曹丽珍就是和她一起健身的好姐妹。在曹阿姨看来,百姓健身房不仅器材免费,而且还有义务教练。
第一次走上跑步机时,曹阿姨既新奇,又兴奋,忙不迭地与周围姐妹聊天,但十几分钟跑下来,她感觉有点眩晕,身边的健身教练马上纠正了她的不良运动习惯,告诉她“聊天不跑步,跑步不聊天”。一剂运动药方下来,药到病除。
免费开放,义务指导,宜川社区百姓健身房开放一年来,来此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鲍博海介绍,截至10月上旬,共有1601名市民办理了健身卡,累积健身人数13361人次,每天上、下午至少有20余位市民在此锻炼健身。为保证居民健身安全,居民在健身前都要经过血压、心率和运动负荷测试,只有各项心肺指标正常才能进入器械室建设。此外,宜川路街道还投入20多万元,用于居民公共场所意外保险,为居民安全健身加了一道防护网。
从去年底宜川社区百姓健身房开门揖客以来,申城的百姓健身房建设驶入快车道。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365百姓健身房健身年卡只要365元,每天健身只要一元钱。在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百姓健身房,小到一杯茶水、一块创可贴,大到专项健身设备,百姓健身房扎根社区,贴心为百姓服务,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上海市体育局透露,截至目前,申城共兴建百姓健身房47个,并在郊区建成了17个百姓游泳池。全市80%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实现了向社区开放。百姓健身房,这一市民健身充电站离百姓越来越近。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