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英捕获罕见蓝色龙虾 吃龙虾注意7件事

发布时间: 2021-07-09 03:36:00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英国渔夫捕获了一只罕见的蓝色龙虾,据悉这种蓝色龙虾捕获的概率是两百万分之一。现在正是吃龙虾的好季节,那么吃龙虾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4日报道,英国一位渔夫在德文郡海岸

据外媒报道,英国渔夫捕获了一只罕见的蓝色龙虾,据悉这种蓝色龙虾捕获的概率是两百万分之一。现在正是吃龙虾的好季节,那么吃龙虾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4日报道,英国一位渔夫在德文郡海岸捕获一只罕见的蓝色龙虾。据说,捕获蓝色龙虾的概率为两百万分之一。渔夫为这只龙虾取名“拉里”(Larry),并把它放回了大海。

很多人都喜欢吃小龙虾,因为龙虾不但美味,而且营养价值极高。那么你知道吃龙虾要注意什么吗?一起去看看吧。

吃龙虾注意事项

1、肉体松软无弹性极有可能是死虾

买小龙虾#!怕遇到死虾,因为小龙虾死后腐坏得很快,会分解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滋生有害病菌,食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肠胃道感染性疾病,危害身体健康。烹调加工后的小龙虾端上来后,如果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深、壳身有较多黏性物质等现象,那么就极有可能是死虾制作的。

2、好虾甲壳很完整吃时佐以姜与醋

选虾的标准是以个体完整、甲壳不脱、外壳清晰鲜明、肌肉致密、尾节伸屈性强、体表洁净有干燥感的为佳,变质、变色、体表冷红、串血水、节间松弛或有异常气味的,不宜食用。吃时,要将虾涮洗干净,品尝时一定要加姜加醋,既能解腥增鲜,又能发热散寒,帮助消化,更有杀菌消毒作用。

3、虾死亡时间越长积累的毒素越多

虾内含丰富的组胺酸,这是令其味鲜的主要成分。但虾一旦死亡,组胺酸即被细菌分解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物质。还有,虾的肠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质,死后体内极易腐败变质。特别是随着虾死亡时间的延长,虾体内积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会出现中毒现象。此外,虾体内多有肺吸虫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吃了未煮熟的虾,就容易感染肺吸虫病和导致胃肠道中毒。鲜虾煮熟后不宜存放,第二次食用必须重新加热。

4、在家烹饪加工前清水喂养24小时

专家说,市民在家烹饪小龙虾时,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可通过观察虾仁横截面颜色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煮熟。建议在烹饪加工前,一定要清水喂养24小时左右,让虾体吐出代谢物。另外,要用刷子洗净其身体上的脏物,同时隐藏了大量泥沙和细菌的肠线也必须剔除干净,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5、积聚毒素病原菌虾头千万不要吃

“小龙虾的虾头部分千万不能食用。”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毒素#!多的地方,也是#!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此外,吃虾时也要有节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因为虾是高蛋白食物,部分过敏体质者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症状,如身上起红点、起疙瘩等等,#!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

6、吃虾后不宜服维生素C片剂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贝壳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该物质吃下去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后,可使原来无毒的砷化物转为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7、过敏病患者注意虾并非人人可食

某些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如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腹泻等等,约有20%的病员可由食虾激起发作。因此,已明确对虾过敏的,在缓解期和发作期都不要进食。

龙虾的食疗作用

全虾性温,味甘、咸,有补肾壮阳、健胃补气、祛痰抗癌等功效。主治食管癌、肠癌、肾虚阳痿、遗精、脾胃虚弱、痰火后半身不遂、筋骨疼痛、神经衰弱。

虾壳性平,味甘咸、归肝、脾、肺经,具有除风、止痒,杀虫、镇惊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疥癣,防治软骨病和佝偻病。

对虾含硒量较高,硒对致癌的铅、铊有抗拒作用,并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形成,因而有抗癌作用,尤其对血浆硒水平低下的肠癌患者,作用更为显著。

龙虾不和哪些食物一起吃

1、虾与含维生素C的食物相克(不宜配炒)。

2、虾儿忌维生素c(药片) 同吃,食少肚痛难忍,食多死亡。

3、虾与南瓜同食会引起痢疾,可以用黑豆、甘草解毒。

4、虾与果汁同食会腹泻。

5、虾皮与黄豆同食会消化不良。

6、虾皮与红枣同食会中毒。

7、河虾与番茄同食易食物中毒。

8、虾忌金瓜同吃,食则拉痢。解救:吃黑豆或甘草水。

9、海河虾子千万不可同猪肉、鸡肉同食,同食会产生肝肾衰竭。

 
(文/(责任编辑:梁倩缘 ))

标签阅读: 龙虾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