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I指出2012年全球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前不久,世界观察研究所(WWI)发布《极端天气事件下全球粮食产量仍创新高》的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粮食产量预计比2011年增加1%,达到创纪录的23.7亿吨。
粮食作物用于人类食用、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统计,用于动物饲料的作物产量增长最多,比2011年增加了2.1%。用于人类直接食用的作物增长了1.1%,而用于生物燃料生产和其他非食用用途的作物增长了1%(2008~2009年增长8.2%)。
根据国际谷物理事会统计,2011年,用于人类食用的作物总量为5.707亿吨,其中印度消费8900万吨,中国消费8700万吨,美国消费2800万吨。全球日常生计对小麦、玉米和水稻的依赖很大。在全球50000种可食用植物中,这三种谷物占世界食物能量摄入量的2/3。谷物为全世界饮食中提供了大部分热量,从谷物中摄入的有效热量范围为23%~60%,其中,美国为23%,亚洲为60%,非洲北部为62%。
由于受旱灾的影响,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743亿吨,比2011年下降13%。但FAO预计2012年全球玉米产量比2011年增加4.1%,达到9.16亿吨;水稻产量为4.88亿吨,比2011年增加790万吨;小麦产量为6.751亿吨,比2011年下降3.6%。小麦产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生长季节的天气恶劣,包括摩洛哥和中亚的干旱以及欧洲的严冬(波兰、法国、德国、捷克共和国、保加利亚和匈牙利)。
自1961年以来,粮食生产增加了269%,粮食产量增加了157%,而粮食收获面积仅增加了25%。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绿色革命和高产量谷物品种的引进。(廖琴)
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
投入30亿美元攻关8种癌症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宣布了一项宏伟计划,该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投入30亿美元,目标是:显著加速研究发现,以减少8种癌症导致的死亡,这8种癌症是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黑素瘤、肺癌、前列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和卵巢癌。
安德森癌症中心表示,目前,生物与医学及各相关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是时候提出这种宏伟计划。这8种癌症是由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主席Frank McCormick领导的由25位专家组成的团队从那些向MD安德森中心提交的许多提议中遴选出来。一些专家对该计划表示质疑,他们认为癌症是非常复杂的疾病,难以用简单的解决方案攻关。
另一些专家认为,实施该计划,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需要从全世界招聘优秀人才,仅靠该机构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黄菲)
全球铁矿石资源与贸易形势浅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2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铁矿石储量为1700亿吨;矿山铁(即铁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铁)储量为800亿吨。
世界铁矿石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四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65.9%。世界矿山铁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三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58.8%。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是世界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铁矿石储量位居世界第4位,但铁矿石含铁量低。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世界钢铁统计年鉴2011》显示,2001~2010年,全球铁矿石产量稳步增长(除2009年),产量由9.3亿吨增至18.2亿吨,几乎翻了一番。
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四国产量之和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自2008年起,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超过巴西,成为铁矿石生产第一大国,并且所占比例稳步增长,到2010年已占全球铁矿石产量23.7%。中国在2001~2007年,铁矿石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和2009年直线下降,2010年又有所反弹。
另外,国际贸易中心(ITC)数据显示,2001~2010年,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稳步增长,从4.7亿吨增至11.4亿吨。
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是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等是全球铁矿石进口最多的国家,200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0.9亿吨增至2009年的6.28亿吨,2010年稍有回落,为6.18亿吨。(刘学 王雪梅 郑军卫)
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
需全球共同努力
最近发表的一篇题为《全球气候政策对畜牧业、土地利用、生计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的文章,综合评估了气候政策、土地利用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其中特别强调了畜牧业碳减排的机遇和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吸引贫穷国家保护林地,对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调节可能将使畜牧业生产转移到生产无管制的欠发达国家。
农业和森林砍伐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4,其中畜牧业生产排放的甲烷(CH4)是农业碳排放中最重要的类型。畜牧业是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最重要的贡献者,如果实施相关税收或法规,畜牧业将受到严重影响。研究人员对旨在减少畜牧业排放的政策进行了建模研究,结果表明仅靠富裕国家,在减少畜牧生产排放的温室气体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是有限的,因为这将刺激贫穷国家扩大生产,而贫穷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往往更大。
如果富裕国家的排放法规与激励贫穷国家保护林地同时进行,对防止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泄漏”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低收入地区的森林碳储量。但这样做也会导致贫穷国家可供消费的肉食产品减少以及全球物价上涨。这些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降低。富裕国家可以提供补贴,使较贫穷的国家保护林地和使用更清洁的技术,在减少排放的同时支持这些国家的产出和消费。(裴惠娟)
《中国科学报》 (2012-10-25 A2 国际)
前不久,世界观察研究所(WWI)发布《极端天气事件下全球粮食产量仍创新高》的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粮食产量预计比2011年增加1%,达到创纪录的23.7亿吨。
粮食作物用于人类食用、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统计,用于动物饲料的作物产量增长最多,比2011年增加了2.1%。用于人类直接食用的作物增长了1.1%,而用于生物燃料生产和其他非食用用途的作物增长了1%(2008~2009年增长8.2%)。
根据国际谷物理事会统计,2011年,用于人类食用的作物总量为5.707亿吨,其中印度消费8900万吨,中国消费8700万吨,美国消费2800万吨。全球日常生计对小麦、玉米和水稻的依赖很大。在全球50000种可食用植物中,这三种谷物占世界食物能量摄入量的2/3。谷物为全世界饮食中提供了大部分热量,从谷物中摄入的有效热量范围为23%~60%,其中,美国为23%,亚洲为60%,非洲北部为62%。
由于受旱灾的影响,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743亿吨,比2011年下降13%。但FAO预计2012年全球玉米产量比2011年增加4.1%,达到9.16亿吨;水稻产量为4.88亿吨,比2011年增加790万吨;小麦产量为6.751亿吨,比2011年下降3.6%。小麦产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生长季节的天气恶劣,包括摩洛哥和中亚的干旱以及欧洲的严冬(波兰、法国、德国、捷克共和国、保加利亚和匈牙利)。
自1961年以来,粮食生产增加了269%,粮食产量增加了157%,而粮食收获面积仅增加了25%。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绿色革命和高产量谷物品种的引进。(廖琴)
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
投入30亿美元攻关8种癌症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宣布了一项宏伟计划,该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投入30亿美元,目标是:显著加速研究发现,以减少8种癌症导致的死亡,这8种癌症是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黑素瘤、肺癌、前列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和卵巢癌。
安德森癌症中心表示,目前,生物与医学及各相关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是时候提出这种宏伟计划。这8种癌症是由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主席Frank McCormick领导的由25位专家组成的团队从那些向MD安德森中心提交的许多提议中遴选出来。一些专家对该计划表示质疑,他们认为癌症是非常复杂的疾病,难以用简单的解决方案攻关。
另一些专家认为,实施该计划,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需要从全世界招聘优秀人才,仅靠该机构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黄菲)
全球铁矿石资源与贸易形势浅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2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铁矿石储量为1700亿吨;矿山铁(即铁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铁)储量为800亿吨。
世界铁矿石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四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65.9%。世界矿山铁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三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58.8%。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是世界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铁矿石储量位居世界第4位,但铁矿石含铁量低。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世界钢铁统计年鉴2011》显示,2001~2010年,全球铁矿石产量稳步增长(除2009年),产量由9.3亿吨增至18.2亿吨,几乎翻了一番。
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四国产量之和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自2008年起,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超过巴西,成为铁矿石生产第一大国,并且所占比例稳步增长,到2010年已占全球铁矿石产量23.7%。中国在2001~2007年,铁矿石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和2009年直线下降,2010年又有所反弹。
另外,国际贸易中心(ITC)数据显示,2001~2010年,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稳步增长,从4.7亿吨增至11.4亿吨。
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是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等是全球铁矿石进口最多的国家,200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0.9亿吨增至2009年的6.28亿吨,2010年稍有回落,为6.18亿吨。(刘学 王雪梅 郑军卫)
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
需全球共同努力
最近发表的一篇题为《全球气候政策对畜牧业、土地利用、生计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的文章,综合评估了气候政策、土地利用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其中特别强调了畜牧业碳减排的机遇和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吸引贫穷国家保护林地,对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调节可能将使畜牧业生产转移到生产无管制的欠发达国家。
农业和森林砍伐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4,其中畜牧业生产排放的甲烷(CH4)是农业碳排放中最重要的类型。畜牧业是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最重要的贡献者,如果实施相关税收或法规,畜牧业将受到严重影响。研究人员对旨在减少畜牧业排放的政策进行了建模研究,结果表明仅靠富裕国家,在减少畜牧生产排放的温室气体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是有限的,因为这将刺激贫穷国家扩大生产,而贫穷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往往更大。
如果富裕国家的排放法规与激励贫穷国家保护林地同时进行,对防止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泄漏”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低收入地区的森林碳储量。但这样做也会导致贫穷国家可供消费的肉食产品减少以及全球物价上涨。这些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降低。富裕国家可以提供补贴,使较贫穷的国家保护林地和使用更清洁的技术,在减少排放的同时支持这些国家的产出和消费。(裴惠娟)
《中国科学报》 (2012-10-25 A2 国际)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