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世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会首在中国举行

发布时间: 2021-07-10 23:32:38      来源:http://来源:中国新闻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记者今日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会上获悉,每年中国有166万早产儿出生。在体重低于1500克早产儿中,视网膜病变比例约为15—20。RO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记者陈静)记者今日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会上获悉,每年中国有166万早产儿出生。在体重低于1500克早产儿中,视网膜病变(ROP)比例约为15%—20%。ROP已成为中国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年前被公派到日本学习早产儿眼部疾病防治的赵培泉如今是上海新华医院眼科主任。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新生儿视网膜病变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他认为,应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以及视网膜血管数字分析软件,实现远程医疗会诊和ROP的定量分析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正在此间举行第三届世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会是在中国召开的首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水平国际会议。前两次会议分别于2006年、2009年在立陶宛和印度举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领域权威、美国的MichaelTrese教授、英国的ClareGilbert教授和印度的RajvardhanAzad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世界各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专家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及科研最新进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因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而导致婴幼儿视力严重丧失的疾病。近十余年来,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新生儿重症医学水平提高,ROP在第三世界国家第三次流行。

  90年代末开始,中国展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目前,基于中国PROP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基础上,卫生部于2004年制定了中国《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中国各地纷纷开展相关筛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基本形成由一家眼科中心负责、多家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联合的筛查模式。

  赵培泉告诉记者,本次会议将促进ROP筛查指南的修订,使筛查标准更符合国情。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