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肖鑫 记者黄辛)近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进行的基于大规模人群和全基因组水平的中国人前列腺癌易感基因筛查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率领课题组,发现了两个新的中国人群特异易感基因位点,揭示了前列腺癌种族差异的遗传学基础。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该病发病率近年显著上升。
前列腺癌有个显著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显种族差异。但是,科学家并不清楚造成这种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为此,孙颖浩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等国内外40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收集了4484名前列腺癌患者和8934名健康者的样本,进行对照研究,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进行检测。
通过研究,除证实在其他祖先群体中报道的几个关联外,研究者还发现了前列腺癌的两个新风险相关位点。这两个位点分别定位在染色体9q31.2和19q13.4上。
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是我国前列腺癌研究的历史性突破。研究成果将为中国患者“量身定制”预测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打下基础,也将有助于极大提高前列腺癌的早诊率。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探索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标志物,并为未来前列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坚实基础。”孙颖浩表示,在进一步研究这两个易感基因位点的作用方式之后,可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用药,以起到早期预防的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2-10-16 A1 要闻)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该病发病率近年显著上升。
前列腺癌有个显著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显种族差异。但是,科学家并不清楚造成这种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为此,孙颖浩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等国内外40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收集了4484名前列腺癌患者和8934名健康者的样本,进行对照研究,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进行检测。
通过研究,除证实在其他祖先群体中报道的几个关联外,研究者还发现了前列腺癌的两个新风险相关位点。这两个位点分别定位在染色体9q31.2和19q13.4上。
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是我国前列腺癌研究的历史性突破。研究成果将为中国患者“量身定制”预测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打下基础,也将有助于极大提高前列腺癌的早诊率。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探索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标志物,并为未来前列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坚实基础。”孙颖浩表示,在进一步研究这两个易感基因位点的作用方式之后,可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用药,以起到早期预防的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2-10-16 A1 要闻)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