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每年的9月,高校新生入学,职场新人初入社会,角色转换和环境变化使他们倍感压力,容易进入焦虑障碍的高发时期。专家认为,应格外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请关注——高校新生为何成焦虑症高发群体?
近年来,我国报告的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2002年的焦虑患者已是1992年的4倍左右。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向群教授指出,控制焦虑障碍的发病率是全社会面临的紧急问题。然而,日前发布的京、湘、沪三地公众知晓度调查显示,90%的公众对于焦虑障碍的认知仍然存在较大的偏差。尤为突出的是,面对全新的环境,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正成为焦虑障碍高发人群。数据显示,80%—90%的焦虑障碍在35岁以前发病,10—25岁是发病的高峰期。国内研究显示,59.1%的大学新生焦虑水平高于全国18—29岁青年的平均水平。
公众认知存在偏差
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教授介绍说,焦虑障碍又称焦虑症,是一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尽管每一种焦虑障碍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症状表现各异,但是它们都会引起极度的恐慌或担忧,从而干扰正常的生活方式。焦虑有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有时候我们并不感知到焦虑,但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睡觉不好、心慌。”王向群解释道,明显的心理反应是有时候说不出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就怕发生什么事情,这是对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担心,这是很典型的焦虑。
然而,公众并不清楚焦虑抑郁障碍是由环境、个体和生物学因素共同导致大脑内化学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精神疾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患者常常就各种情绪相关的躯体症状反复求诊于临床各科室,在获得正确诊断前进行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不仅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医疗资源浪费。
因此,王向群强调,提高公众对于焦虑障碍的正确认知刻不容缓。了解焦虑障碍的常见症状,及早识别,及早诊断,通过求诊正规医院的精神专科医生,达到焦虑障碍防病治病关口前移的效果,从而降低患病率,提高早治率和治愈率。
同时王向群提醒:由于环境的改变,职场新人和大学新生成为焦虑障碍的高发群体,这个时期,需要加强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出现症状尽早识别并及时进行专业治疗,以减少焦虑障碍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社交焦虑症病程可达20年
李占江认为,当人们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对许多事情没有把握可以控制的时候常常出现焦虑,而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对新环境、学习和工作、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压力,导致他们的焦虑体验加强,严重的则导致焦虑障碍的出现。
“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例如自身角色的转换和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常常会让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感到压力和紧张。”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指出:出现偶尔的焦虑无伤大雅,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但是,如果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在大多数人不会紧张的情况下突然感到强烈恐惧,就可能是焦虑症的征兆了,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精神专科就医。
杨甫德透露,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惶惶不可终日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日常社会功能;而社交焦虑症的平均病程更可以达到20年,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导致与社会隔离。
从四个方面治疗焦虑障碍
李占江介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方法是尽早发现并求诊精神科医生,经过专业的心理和药物治疗后,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可以重新开始幸福的生活。
杨甫德表示,少数或者是部分焦虑障碍患者可以在半年内得到控制或缓解,严重的有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治疗大概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对因治疗,即对环境,如果能改变环境就改变,如果改变不了就学会适应环境。第二是对症治疗,当前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轻度的焦虑障碍心理干预就可以治疗。第三,做好预防保健。不要让自己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做好自我调节,一旦出现焦虑症状,及早识别出来,尽早进行治疗。第四是长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杨甫德讲解了自我调节缓解焦虑的方法: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相信任何事情都能跨过去;其次,自我疏导。要正视焦虑,不掩饰,焦虑出现的时候消除它;另外,学会放松。比如散步、聊天等。另外,还可以运用SWAP的技术。“它的核心是停下来。在焦虑的时候不管在做什么先要‘停下来’。做一下深呼吸,调整一下;看看周围的人和事,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跳呼吸上;还有选择做一件其他的事情。”
最后,专家提醒说:一旦感到极度焦虑恐慌,难以承受时,还可以通过散步、找人聊天的方式舒缓情绪,并提醒自己,焦虑的状态会结束。简单易行的应急措施还有打哈欠、从头到脚舒展身体、尽量长时间深呼吸,身体上的焦虑症状会减弱或消失。(记者 李颖)
《科技日报》(2012-10-11 四版)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每年的9月,高校新生入学,职场新人初入社会,角色转换和环境变化使他们倍感压力,容易进入焦虑障碍的高发时期。专家认为,应格外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请关注——高校新生为何成焦虑症高发群体?
近年来,我国报告的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2002年的焦虑患者已是1992年的4倍左右。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向群教授指出,控制焦虑障碍的发病率是全社会面临的紧急问题。然而,日前发布的京、湘、沪三地公众知晓度调查显示,90%的公众对于焦虑障碍的认知仍然存在较大的偏差。尤为突出的是,面对全新的环境,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正成为焦虑障碍高发人群。数据显示,80%—90%的焦虑障碍在35岁以前发病,10—25岁是发病的高峰期。国内研究显示,59.1%的大学新生焦虑水平高于全国18—29岁青年的平均水平。
公众认知存在偏差
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教授介绍说,焦虑障碍又称焦虑症,是一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尽管每一种焦虑障碍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症状表现各异,但是它们都会引起极度的恐慌或担忧,从而干扰正常的生活方式。焦虑有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有时候我们并不感知到焦虑,但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睡觉不好、心慌。”王向群解释道,明显的心理反应是有时候说不出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就怕发生什么事情,这是对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担心,这是很典型的焦虑。
然而,公众并不清楚焦虑抑郁障碍是由环境、个体和生物学因素共同导致大脑内化学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精神疾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患者常常就各种情绪相关的躯体症状反复求诊于临床各科室,在获得正确诊断前进行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不仅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医疗资源浪费。
因此,王向群强调,提高公众对于焦虑障碍的正确认知刻不容缓。了解焦虑障碍的常见症状,及早识别,及早诊断,通过求诊正规医院的精神专科医生,达到焦虑障碍防病治病关口前移的效果,从而降低患病率,提高早治率和治愈率。
同时王向群提醒:由于环境的改变,职场新人和大学新生成为焦虑障碍的高发群体,这个时期,需要加强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出现症状尽早识别并及时进行专业治疗,以减少焦虑障碍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社交焦虑症病程可达20年
李占江认为,当人们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对许多事情没有把握可以控制的时候常常出现焦虑,而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对新环境、学习和工作、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压力,导致他们的焦虑体验加强,严重的则导致焦虑障碍的出现。
“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例如自身角色的转换和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常常会让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感到压力和紧张。”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指出:出现偶尔的焦虑无伤大雅,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但是,如果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在大多数人不会紧张的情况下突然感到强烈恐惧,就可能是焦虑症的征兆了,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精神专科就医。
杨甫德透露,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惶惶不可终日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日常社会功能;而社交焦虑症的平均病程更可以达到20年,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导致与社会隔离。
从四个方面治疗焦虑障碍
李占江介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方法是尽早发现并求诊精神科医生,经过专业的心理和药物治疗后,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可以重新开始幸福的生活。
杨甫德表示,少数或者是部分焦虑障碍患者可以在半年内得到控制或缓解,严重的有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治疗大概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对因治疗,即对环境,如果能改变环境就改变,如果改变不了就学会适应环境。第二是对症治疗,当前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轻度的焦虑障碍心理干预就可以治疗。第三,做好预防保健。不要让自己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做好自我调节,一旦出现焦虑症状,及早识别出来,尽早进行治疗。第四是长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杨甫德讲解了自我调节缓解焦虑的方法: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相信任何事情都能跨过去;其次,自我疏导。要正视焦虑,不掩饰,焦虑出现的时候消除它;另外,学会放松。比如散步、聊天等。另外,还可以运用SWAP的技术。“它的核心是停下来。在焦虑的时候不管在做什么先要‘停下来’。做一下深呼吸,调整一下;看看周围的人和事,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跳呼吸上;还有选择做一件其他的事情。”
最后,专家提醒说:一旦感到极度焦虑恐慌,难以承受时,还可以通过散步、找人聊天的方式舒缓情绪,并提醒自己,焦虑的状态会结束。简单易行的应急措施还有打哈欠、从头到脚舒展身体、尽量长时间深呼吸,身体上的焦虑症状会减弱或消失。(记者 李颖)
《科技日报》(2012-10-11 四版)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