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聚焦医改 » 正文

上海七成市民反对组建医联体 委员建议加强引导

发布时间: 2020-04-20 20:06:18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日前,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根据电话调查完成的《上海市民医改意愿调查报告》显示,69.8的受访市民不赞成医疗改革的新生事物——“医联体”。该消息见诸媒体后,引起了上海市政协委员们的广泛关注。

  日前,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根据电话调查完成的《上海市民医改意愿调查报告》显示,69.8%的受访市民不赞成医疗改革的新生事物——“医联体”。该消息见诸媒体后,引起了上海市政协委员们的广泛关注。

  由一家三级医院担任“旗舰”,联合区域内二级医院、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建的“医联体”,其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引导市民有序合理地就医,缓解看病难,类似定点就医的做法在国际上也比较普遍。在“积极稳妥推进上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联合体专题”座谈会上,委员们分析,近七成受访市民不赞成,其原因在于市民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任意选择医院。

  在不赞成“医联体”的市民中,有46.9%认为“医联体”会使自己失去选择医院的自由,22.6%担心会延误病情,还有12.2%则认为会享受不到好医院的资源。对此,委员们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联体”的宣传引导。

  此外,委员们在座谈中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医联体”的目标定位。应从当前实际水平和情况出发,体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明确“医联体”在医疗管理、医保支持和居民就医模式上的改革内容,明确通过推进“医联体”最终让市民应得的实惠,明确“医联体”在发挥医保方面的作用,从而满足市民的医疗和健康需求。

  委员们建议通过“硬签约”来倒逼“医联体”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因为推进“医联体”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大量增加,如果只实现辖区内居民的“软签约”,不利于对服务量总体测算和医保费用等的测算;让全科医生担当家庭医生的职责,从基层、社区做起,建立互相信任机制,从而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同时,通过推进“医联体”,提高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引导病人有序就医。

(责任编辑:姚青 实习编辑:伍泳娴)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医联体,医改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