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6岁至24岁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 性教育落后于青少年需求
男生长大了,身上的“女性特质”却越来越多;约半数小学生遭遇性侵犯不告诉家长;社会青年的同性性行为更普遍……昨天,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举行研讨会,发布了“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监测”结果。调查范围覆盖浙江、湖南、山西、四川、宁夏、辽宁六省自治区,调查合格样本6482份,对象抽取自各省自治区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地级市,年龄范围从6岁到24岁,覆盖了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以及社会青年。
男同学:“女性特质”越来越多
是不是感觉身边的男性越来越“女气”?这次监测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项目组让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分别从表现女性特质的词语(如文雅的、喜欢小孩的、细心的)和表现男性特质的词语(如坚强的、严肃的、力气强壮的)中,挑选出符合自己特质的词语。结果显示,初中男生中有约15%特质偏于阳刚,而偏女性的比例为11.96%。不过,在大学男生中,自我认定气质偏阳刚的,只有9.97%,而偏阴柔的则高达20.21%。
项目完成人之一左霞云介绍,这个项目的另一个测量是“双性化”,指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气质,三分之一的人归在这一类。有研究表明,双性化更有利于适应社会。但男性的阳刚特质从整体上的消退,也的确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男孩总在女性的包围下成长、现行教育体系不太适合男孩的思维、行为方式等。
不过,接受调查的青少年中,95%对自己目前的性别满意,如果可以再次选择性别,超过80%的人不愿改变。同时,男生女生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的认同,也与传统观点相差不大,比如女性应该更多照顾家庭和小孩、男性应该赚钱并工作出色、在家庭事务上男性有更多决定权等。
小学生:懵懂中撞上青春期
将6岁至11岁的儿童纳入监测范围,是这个项目的一个特色。而调查结果,同样令人瞩目。
调查发现,在9岁至11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有60%左右开始进入青春期,约10%的女生月经来潮,3%的男生出现遗精。然而,与之极不相称的是,这个年龄段几乎60%-70%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研究发现,40%的小学生担心自己身体有问题,又有20%感到不知所措。
项目负责人楼超华解释,他们通过调查发现,这与家长和老师在性教育上的“偏科”有关。目前,性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何自我保护、与同伴相处、宝宝的生长发育、男女孩应有的行为举止,而在较敏感的话题上,如性器官、月经/遗精、青春期发育、性侵犯等方面较少涉及。
“过去有家长、老师担心,过早让孩子知道这些内容,会诱发他们尝试与异性接触,甚至发生性行为。”楼超华说,“但这次调查发现,从学校、媒体接受的性信息,对于青少年性行为并没有促使发生的影响。”因此,她认为,应该探索更多方式,让孩子从学校、网络上获得正确而有帮助的内容,比如开发有趣生动的网络课件、微博互动等。
全面认识性侵犯,对于6岁至8岁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生能正确认识来自陌生人的性侵犯,但有20%-30%的小学生对来自熟人的性侵犯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半数儿童在遭遇性侵犯后,不会告诉家长等信任的人。左霞云认为,对于儿童来说,在谎言、物质诱惑等诡计下,判断某种接触的好坏比较困难,告诉他们及时向父母等信任的成年人求助,应该是应对性侵犯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性教育:缺师资不专业
社会的开放,使得青少年的性观念也更加开放。比如,有15%-23%的青少年接受与陌生人的“一夜情”;绝大多数青少年认可恋人间接吻、爱抚等亲密行为;1/3初中生、半数以上高中生、大学生和社会青年认可婚前性行为。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仅13%-37%的青少年知道女性在月经周期的哪个阶段最容易怀孕;仅9%-27%的青少年知道停经是女性怀孕后最早出现和最主要的症状;低于5%的青少年知道早期人工流产后最短1个月内就可能再次受孕。
“由于家长和学校提供的性教育落后于青少年需求,他们更多求助于朋友、书籍杂志、网络、电视广播。”楼超华说,这使得他们的生育知识不够系统而完整,从而难以在性行为中有效保护自己。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戴耀红透露,目前中小学的性教育师资十分匮乏,极少有专业队伍。她说,很多学校的性教育内容由校医、心理辅导员兼任,课时不足、工作不受关注与重视,使得专业师资很难稳定在这个岗位上,性教育往往通过讲座、分发资料完成,真实效果未必理想。
本报记者 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