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功能性研究 磁共振应用新领域

发布时间: 2020-04-20 22:27:52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化的根本是数字化。最近,全数字磁共振进入中国,意味着磁共振检查已经进入全数字时代,其一直存在的检查时间较长等问题正在被克服。   磁共振带来了巨大变化   1983年全球第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化的根本是数字化。最近,全数字磁共振进入中国,意味着磁共振检查已经进入全数字时代,其一直存在的检查时间较长等问题正在被克服。

  磁共振带来了巨大变化

  1983年全球第一台全身磁共振仪问世。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将人体置于磁场中,以适当射频电磁波照射机体,使人体原子的磁极角度发生变化。当这个射频电磁波撤消后,变化了的原子磁极角度会自动恢复到原始状态,利用线圈接收这种在原子磁极角度恢复过程中释放的电磁波,通过数学模型转换就可以绘制成人体内的各种图像。成像过程虽然复杂,但它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

  磁共振刚刚进入临床的时候,只能做头部扫描,而且检查时间需要30~40分钟,和CT相比没有优势可言。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磁共振检查已适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对颅脑、脊髓、脊柱、神经等部位疾病的判断及成像效果均明显优于CT,可以在脑血管病发病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发现病变,并可判定坏死组织的可恢复性。此外,对传统上CT占有优势的检查,如肿瘤、炎性病变、创伤、退行性病变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也有明显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磁共振能够更早发现病变和判定病变的范围,如可以早期发现骨肿瘤、骨髓炎、骨无菌性坏死等,利用磁共振在显示软组织结构方面的优势还可以尽早发现肌肉的病变。再者,磁共振无须使用造影剂就可以显示血管结构,能明确诊断血管的病变;还可以直接显示心肌和心室腔,早期发现心脏病变。

  此外,磁共振检查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乃至于分子水平成像,从解剖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对机体病变进行诊断和评估。典型的代表性技术为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早期的磁共振谱主要集中于氢谱,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进步,现在科学家正在尝试除氢质子之外的其他原子核,如碳、钠、磷等原子的磁共振成像。以后的磁共振技术将不仅体现在解剖学检查层面,还会用于机体的功能与代谢研究及临床应用。例如,人的神经系统组织细胞内磷脂含量很大,基于磷谱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可能分析神经传导功能,甚至人的思维与行为。

  磁共振的劣势在减少

  业内人士预测,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未来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甚至应用到X线和超声检查领域。

  磁共振的劣势是检查时间稍长,目前临床医生在接诊急诊患者时首选成像更快的CT检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进步,检查时间已经逐渐缩短到半个小时、十几分钟,甚至更短至数十秒就可完成一个检查。例如飞利浦公司新推出的全数字磁共振Ingenia,1分钟内能完成高分辨率的全身成像。扫描时间越来越短,不仅能满足急症检查的需要,让医生能够准确快速得到诊断结果,同时大孔径磁共振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全数字化磁共振会带给我们人体数字信息数据无丢失和信息更快速的传递,图像的信噪比要比传统磁共振提升40%以上,它能够提供更清晰的数字化图像。

  对处于运动中器官的检查,过去一般都是采用超声检查。但超声所能看到的只是局部,而不是一个整体。而现在的磁共振技术不仅能看到静态的器官,也能显示动态的器官。如用磁共振来检查心脏,可以获得4D动画效果。因为磁共振扫描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每分钟跳动60~80次的心脏来说,已经完全有能力抓住它瞬间的图像。

  未来将用磁共振探索人的思想

  从解剖形态学检查到功能性研究,是磁共振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轨迹。在磁共振技术进入临床前,它曾用于分析化学研究,把组织打成匀浆,磁共振检查就可以分析出匀浆中含有什么物质及其分子式。活体组织的生命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发生着生物化学反应的有机体。这些生物化学反应用一般的检查手段是看不到的。而应用功能性磁共振和磁共振波谱技术,就可以看到机体的功能性变化,看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未来,在疾病还没有导致机体发生改变的时候,通过磁共振技术发现化学改变,能够更早地观察到疾病的早期症状。这意味着磁共振检查有可能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预测可能发生的疾病,并进行有效预防。

  未来,运用磁共振技术探索人的脑功能,探索人的思维也会成为可能。对不同事物的观察,大脑中枢所发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具体在哪里有所不同,一般的研究手段难以看到。磁共振技术为在活体状态下观察人脑的思维过程提供了可能性,使人的思维可以用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

  磁共振技术现在已经进入“而立之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全数字的影像检查技术已经到来,而且将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