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穴按摩
从中医的角度,人的穴位对应不同的症状,穴位按摩有助舒缓不适。痛经时,可试在以下穴位按摩:
(1)、关元穴: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补培元气的功效,可治带下、经痛、月经不调,正确位置是肚脐下三吋处。
(2)、中极穴: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具有治疗月经不调、经痛、崩漏的功效,位于肚脐下四吋处。
方法:每个穴位按压两至三分钟,直至有局部酸胀的感觉即可。
2、香熏按摩舒缓
痛经时,用18亳升植物油配合以下配方,以打圈的方法按摩小腹,可以达到舒缓疼痛的作用,而且亦有减压作用。
(1)、鼠尾草4滴,茴香3滴,天竺葵1滴,罗勒1滴。
(2)、鼠尾草2滴,尤加利树2滴,胡椒薄荷2滴,罗勒3滴。
3、远离生冷食物
经期前中后期间戒冷饮和生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肠胃敏感和肚泻,子宫的前面是膀胱,后方是大肠,吃生冷食物会增加肠道负担,一旦肠道受刺激而痉挛或肚泻引致下腹疼痛,无形中就会加剧痛经。
4、补充铁质
研究显示,吃最多植物类铁质食物的女性,患经前综合症的风险比吃得最少的女性低40%。因此每日摄取20毫克植物类铁质,患经前综合症的风险会开始下降;每日摄取达50毫克,相关风险则降至最低。因此,平日不妨多吃绿叶类植物和豆类。
5、适当运动量
运动量越多的妇女,越少出现经前症候群及痛经的情况;另一个以职业运动员为对象的研究则指出,运动员比不常运动的妇女,受痛经的困扰比例减少至50%。
运动可以促进脑部释放有兴奋和镇痛作用的安多酚,同时可以松弛身心,减低行经时子宫收缩的机会,平日多做运动对舒缓痛经有好处。行经期间,当然不适宜做剧烈运动,但运动量较小的带氧伸展运动、缓步跑则绝对适合。
6、改善不良姿态
脊椎与子宫以韧带相互连结,姿势不正确会造成子宫颈口变窄及子宫倾斜等问题,经血不能顺利排出便会引致痛经。久坐对腹股沟会造成压迫,令子宫附近的肌肉血液循环不良,所以平日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坐久了更要不时走动。
标签阅读: 治疗,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