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陶伟或因过劳诱发猝死 七成白领处于过劳状态

发布时间: 2021-07-17 07:23:51      来源:http://来源:南方日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8月26日新赛季德甲首轮的一场比赛,成为央视足球评论员陶伟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解说。8月27日上午,他被发现死于济南倪氏海泰大酒店1307房内,年仅42岁。在经历了一轮“遇害”的微博猜测后,济南警方为陶伟

8月26日新赛季德甲首轮的一场比赛,成为央视足球评论员陶伟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解说。8月27日上午,他被发现死于济南倪氏海泰大酒店1307房内,年仅42岁。在经历了一轮“遇害”的微博猜测后,济南警方为陶伟的死因一锤定音:猝死。

  陶伟之死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缘于其名人的身份。事实上,类似猝死案例在中国每天都在发生,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猝死人数达55万,这意味着每天有1000多人猝死。其中,中青年猝死比率不断攀升,究其原因,多为长期过劳,疲劳成疾,而一时的醉酒、运动量过大等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根压垮人的稻草,杀人于无形。

  专家会诊

  陶伟或因过劳诱发猝死

  从济南警方公布的现场勘查情况,以及陶伟朋友的供述,我们可以还原陶伟猝死前几天的活动轨迹:这是一段安排得异常忙碌的行程。

  8月26日凌晨,陶伟完成了在央视风云足球频道的德甲转播后,当日白天参加了一名朋友的婚礼。之后,又与三名朋友相约自驾前往青岛游玩。因为在高速公路遭遇堵车,他们不得不中途前往济南停留一晚。

  26日晚上,他们一行到了济南一家酒店进餐,其间陶伟喝了一些啤酒,但并未喝醉。27日凌晨1时左右,大家返回下榻酒店,并相约第二天共进早餐。但是,陶伟这次却“爽了约”。

  作为陶伟好友的另一名资深足球评论员董路,在陶伟离世后在自己的微博上透露,其实陶伟的身体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而且陶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也有些过于自信。“在外人眼里他身体很好,但事实上,他的心脏一直有心跳过缓的现象,年初还曾经去医院检查过。”董路表示,根据他了解的情况,陶伟猝死是因为心脏突发疾病引起,诱因则是近日过度疲劳。

  “陶伟猝死的原因,可能是过度疲劳诱发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共安全卫生博士陈祖辉表示,因解说工作需常熬夜,心脏压力较大,加之饮酒后很容易造成冠脉破裂或闭塞,从而造成心脏停搏。

  据陈祖辉分析,陶伟把日程安排得太满,而且和朋友在一起肯定是尽兴喝酒,但他已经是人到中年了,体力肯定不如以前。“他以前是专业运动员,经常运动,现在运动少了,血脂和尿酸可能会偏高,而这类基础病都是会引发猝死的。”

  残酷现实

  七成白领处于过劳状态

  猝死,听上去虽让人有些恐惧,但是它却时刻提醒公众,也许离我们并不远。前段时间25岁的淘宝皇冠级女店主因过度疲劳致死事件在微博上热传,类似悲剧在8月1日凌晨再度上演:浙江电台年仅25岁的女主播郭梦秋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引起了一轮对年轻人“过劳死”的关注。

  而在一年前的4月12日,一则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曾引发无数关注,仅一晚上就有近万人转发。帖子中提到,25岁的潘洁在2011年4月10日晚上,因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而翻看她生命最后几个月的微博,“又加班了,我要睡觉”成为经常提及的内容。

  过劳,已经成为职场中人的通病。一项针对13195名职场白领的调查显示,逾八成白领面临加班,七成处于过劳状态,三成出现失眠、脱发等症状。专家指出,八成的猝死与冠心病有关,而很多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都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长时间的超量工作与压力。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这也就意味着,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根据2007年的有关数据,广州市每年约8000人发生心脏性猝死。而根据深圳市急救中心今年4月的统计,从10日到20日,11天的时间里,120接报16例中青年猝死的病例。其中14人为男性,2人为女性,8人年龄不到40岁,年龄最小的只有22岁。也就是说,中青年占了一半。

  “中青年这个阶段是最辛苦的,上有老,下有小,心理和身体压力都大。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还要经常去应酬。”陈祖辉表示,有不少人工作比较搏命,但大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实是非常危险的,猝死几率很高。

  据陈祖辉介绍,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本身有隐秘性的疾病,比如心脏病,平常没有去做检查根本就不知道,有些白领连续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殊不知,一旦过度劳累就会引发疾病造成猝死;第二种是过劳死,指健康的人在过度劳累的状态下,身心俱疲,导致器官衰竭死亡;第三种是有显性基础病的人,例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但是还和健康人一起加班,在过劳诱因下会导致猝死。

  此外,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负担激增、连续工作,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过量饮酒或者药物成瘾、睡眠不好、饥饿、暴食等,伴随着情绪变化,像紧张、愤怒、焦虑,或者突然遇到一些不称心的事件,都可能出现过劳死的风险。

  专家建议

  作息规律、定期体检

  中青年,本处于人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为何反倒逐渐演变成为猝死的主要人群?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预防?

  “生活不规律尤其是熬夜很容易诱发心脏问题,应该尽量避免经常熬夜。”对此,陈祖辉建议道,很多心脏疾病都是无症状的,本身不容易被察觉,很多时候都是过度疲劳后诱发酿成悲剧。

  陈祖辉表示,“过劳死”能够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梗,实际上是源于长期的超时劳动或者高强度劳动,以及由此相关的精神压力所导致的突然死亡。他强调说,中青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太累,作息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适量运动。最好是每年体检一次,了解自己有哪些遗传性、基础性或者是隐性的疾病。“这些疾病你不查可能就不知道,但是它们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据介绍,中青年人突发心脏病或脑血管病死亡,之前十有八九存在疾病,比如房颤、室颤、心律不齐、冠心病等,可能程度不深,但如果在大量饮酒、吸烟或熬夜劳累的刺激下,很有可能发生心肌梗塞或其他疾病,最终导致猝死。“但是,年龄不大的人不会在意心脏,认为老年人心脏才会不好,甚至忽视了胸口发闷、突然疼痛这些不良症状。”陈祖辉表示。

  针对众多都市白领心理压力都比较大的现状,学会释压的方法很重要,尤其是适合自己的,比如说运动、旅游,或者跟朋友倾诉。而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像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病例也很容易发生猝死。而每年的春夏之交,由于气温的忽冷忽热,有此类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引起注意。

  提醒

  发现猝死先兆及时预防

  据了解,猝死虽然难以预测,但发病前也有先兆。有些患者在发病前数天至数月,可能出现胸痛、憋气、胸闷、气急、心悸、疲劳等症状,此时通过休息可以缓解症状,甚至预防猝死发生。

  急救医生提醒,一旦发生猝死的前兆,家属不能忙于搬运病人,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患者说话、走动,也不要摇晃病人。如果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专家指出,猝死患者在发病前,都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是觉得咽部哽咽、咽东西费劲,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5分钟的胸闷。最常见的预兆就是浑身无力、头晕和胸闷。这时候现场抢救很重要。对于猝死现象必须争分夺秒抢救,一般来说,如果“猝死”后5分钟内无法实施正确有效抢救,基本上患者大脑会发生不可逆损害,难以救活。如果发现对方已没有动脉搏动,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拨打120。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找到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点。

  第二步:按压胸廓30次,频率为每分钟100次,每秒将近2次。注意每次按压须压低四五厘米,不要完全按压左侧肋骨,否则肋骨断裂易刺破心包,致人死亡。

  第三步:捏住病人鼻子,向其口中吹气2次。其间,旁人可搭病人脉搏,并把耳朵贴向病人鼻子检查心跳、呼吸是否恢复。记者 赵兵辉 策划:谭亦芳 统筹:欧旭江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