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在北京看病,有人总结出三大特点:停车排长龙、医院像迷宫,看病像跑马拉松。的确,生病时一想到要去医院,就已经开始犯怵。
现在一种新的问诊方式正在流行。随着微信的普及,儿科、中医甚至宠物医生也开始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或者APP手机软件,直接与患者沟通,这种在线问诊的方式已覆盖养娃圈、宠物圈等多类群体。然而专家提示,在线问诊尚处监管空白,患者问诊也需谨慎。
儿科医生
一天能收上百元红包
前几天北京空气重度污染,10个月的小宇突然发起高烧,全家跟着着急。“儿研所、儿童医院肯定人满为患,就算去了,怎么也得排上个二三百号,万一再交叉感染……”母亲张女士不敢盲目就把孩子往医院带,而是迅速掏出手机,进入了一个名为“儿科健康科普医家人”的微信群,并@了群里的一名儿科医生,把孩子的情况用文字和图片发了进去。
这是张女士上个月经朋友介绍进入的一个微信群,群里有几位儿科医生,在空余时间解答幼儿健康相关问题。这个微信群不仅设置了管理员,还有群规,比如群里的医生实名制;提倡给医生赞赏红包,金额随意;禁止发表各类广告和链接等,并明确提出“由于未见患者,医生提供的咨询并不代表最终诊治,仅供参考”。
记者看到,这个群有300多成员,孩子出个疹子、拉个肚子,父母就会在群里@医生咨询情况。医生解答后,有的家长就会给医生发出几元至十几元不等金额的红包以表谢意。几天来,张女士随时和群里的医生沟通,最后判断孩子患的是幼儿急疹,“还好没有往医院瞎跑折腾孩子。”她给医生发了个10元红包。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有的医生一天回答十几个家长提出的问题,红包收入也有上百元。
除了咨询病情,有的家长还将群里医生的意见作为参考,为的是在孩子看病时吃颗“定心丸”。前两天,刘女士5岁的女儿开始发烧咳嗽,她纠结再三,最终选择带孩子去了门口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科。带着孩子验血、拍胸片……做了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判断是肺炎,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把刘女士“打发”了。
“肺炎不都得住院吗?只吃药能好吗?”刘女士心里直打鼓,可看着后面还排着几十个患儿,医生忙着看病人,没时间也没好态度招呼自己,她默默掏出了手机,翻出这个微信群,把医生的诊断、孩子的检查结果都发到群里。群里医生很快给了回复,详细解释了孩子的检验结果,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有两个医生同时看病,自己至少知道该怎么判断了”,刘女士说。
宠物医生
短短几天冒出百余咨询者
10年前,家住通州的左道从街头捡回了一只流浪猫,从此便开始了养猫生涯,也结识了几位优秀的宠物医生。渐渐的,左道在宠物圈里开始小有名气。“竟然有人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我,有人是家里宠物生病想让我推荐个靠谱的宠物医生,有的觉得家里的宠物有异常反应,想让我帮忙诊断一下是否生病,甚至还有外地的宠物主人通过网络联系上了我。”应接不暇的左道无奈地表示,“我不是医生,也没见着生病的宠物,实在不敢妄下诊断”。
今年4月,左道灵机一动,干吗不建个微信群呢?把宠物医生和想要寻医问药的宠物主人都拉到群里来,有什么问题让他们直接交流。说干就干,一个“大夫咨询群”当晚就建了起来,短短几天工夫,群里的成员就发展到了100多人,加入的宠物医生也有了8名。
“我家猫有点儿流眼泪,需要用什么药啊?”“我家狗吐了好几次,怎么回事啊?”“有大夫在吗?谁来帮忙看看这个化验单。”记者在群里看到,每天都有不少宠物主人在群里发问,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大夫在线解答。针对一些小问题,大夫往往会直接对症下药,给出解决方案,群里有经验的其他宠物主也会七嘴八舌地在群里支招。而一旦遇到看起来比较严重的问题,医生则会建议带宠物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左道告诉记者,群里有几位资深宠物主,都是养猫或者养狗十多年的“老人”,对很多宠物疾病的护理都很有经验。有时候遇到提问,医生还没来得及回答,资深宠物主就会跳出来给出中肯的建议。“群里有些人住的小区,没有靠谱的宠物医院,或是家在外地就医条件比较差,只能寄希望于群里的医生能够帮忙诊断。有的人带宠物出趟门很不方便,或是担心在医院交叉感染,再传染上其他疾病,所以不是什么大毛病都不大愿意去医院。微信里的‘大夫咨询群’正好满足了各个宠物主的不同需求,这不,最近申请加入群的人越来越多,搞不好过段时间还得再建一个新群呢。”
全科医生
APP问诊5分钟就回复
微信群虽然可以问诊,但有时候需要等群里的医生空闲时才能得到答复,而一些手机APP问诊软件就更加快捷得多。记者用手机下载了一款互联网医疗APP,软件界面上,每位医生都开通有图文咨询、电话咨询、视频咨询、门诊加号和院后指导等功能,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就职医院、职称、擅长的领域、粉丝数、服务人数、用户评价和推荐指数等信息进行选择,不同医生的不同服务种类都明码标价。以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一位关节科副主任医师为例,标价为图文咨询30元/次,电话咨询12元/分钟,院后指导50元/天……
记者决定试一试,于是在首页左上方的“免费提问”栏目输入“腰疼,没有外伤,因为孩子较小需要经常抱孩子,弯腰的时候疼得特别厉害”,提交问题后,系统首先自动分诊进入“骨伤科”,5分钟后就得到了一位阜新市公安医院脊柱科主治医师的回复:“根据您的症状考虑属于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可能性大,也不排除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去医院检查,目前治疗以多休息为主,卧硬板床,局部理疗,活动时佩戴护腰。”如果对这位医生的诊疗满意,就可以加关注建立联系。而在提问同时,系统还提示可以将这个问题发给相关专家,给出的名单中有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等一些医院知名度较大、职称较高的医生,但如果要咨询这些医生,则需要支付30元、12元等多种价位的咨询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平台还有门诊加号,每次40元,这意味着一位患者只要填写具体的就诊日期、手机号,就可以在预约的时间到医生指定的医院就诊,大大避免了到医院窗口挂不上号的难题。不过这40元只是加号费,在就诊时还需要再支付挂号费。
提醒
在线问诊防医托
线上医生处于监管空白
记者搜索发现,目前在线问诊的公众号很多,关注后即可问诊,一些微信公众号还推出“专家问诊”服务,有的需要收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微信公众号里的医生很难考证其真实性,给出的问诊建议有时也只是根据表面症状做出的判断。
据业内人士透露,有的微博、微信账号实际上就是“医托”,通过咨询将患者“钓”住,然后再介绍到所谓的“名医院”就诊。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业大会上,提及目前新出现的互联网医疗客户端,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王以朋表示,现在的确兴起了一种互联网为主题加上医生的模式,很多互联网公司让医生加入中间,对病人进行线上诊疗。
“但这种医生的资质和水平没有人负责,互联网负责不了这个,医院也不负责,因为它是没有经过医院批准做的这些事情”,王以朋说,目前对于互联网+这个新事物,各个医院都在说我们怎么办,“不准去吧,对互联网+不尊重,它为百姓做了很多服务,也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但是就这么去了,它的质量怎么办,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法律法规的内容没有完全界定和做出规范。”(记者张楠兰洁 叶晓彦)
标签阅读: 微信朋友圈,医生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