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全民医保实现了吗

发布时间: 2021-07-17 20:00:23      来源:http://来源:中国科学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自2009年开始,我国启动新一轮医改,首要目标就是缓解“看病贵”的顽疾。其实,在此之前,为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政府曾多次强制性药品降价,但基本上是治标不治本,被降价的药品往往改头换面后,重新粉墨登场

自2009年开始,我国启动新一轮医改,首要目标就是缓解“看病贵”的顽疾。其实,在此之前,为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政府曾多次强制性药品降价,但基本上是治标不治本,被降价的药品往往改头换面后,重新粉墨登场。

  新医改中,政府思路作出了改变,全民医保大幅度推进,政府要为百姓的医疗支出买单,控制药价只是控制医保成本的一个手段,政府支出如何运作才是医改中最主要的方面。支付方式及对象的变化给整个医药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全民医保是通过医疗保险制度来实现的。在我国,医疗保险资金的管理由政府主导,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三种,分别覆盖18%、14%、62%的人口,再加上公务员和军人的医保,共覆盖了97%的城镇人口和96%的农村人口。

  应该说,这三种医保就基本囊括了所有的民众,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可报销的药物对应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因报销比例不同又分为甲类与乙类目录;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可报销的药物对应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目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共有2151个药物,基本药物目录中有307个药物,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在甲类医保目录中都可以找到。三种医保在门诊费用、住院费用、大病费用方面的报销比例也不同。城居医保与新农合的覆盖率都很高,覆盖大部分的城乡居民,但支付标准却较低,住院费用和大病费用的报销比例在50%左右,而且还有报销上限。

  在“十一五”期间,随着三种医保大幅度推进,我国医药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就医人次和住院人次都大幅攀升。但这也意味着,国家只有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产业升级,医药行业或许才能保持“十一五”的增速。

  从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来看,中国在医药行业的投资和消费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2010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卫生总费用只占GDP的4.3%,而WHO的最低标准是5%,美国高达16.1%。另外,在中国,政府补助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只有10%~20%,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继续加大政府在国民医药方面的投入是未来的方向。

  笔者预计,资金来源问题必定是在推进政府支出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因为城镇职工医保近年来支付增长已经屡屡超过筹资增长;在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方面,地方政府是资金投入的主体,要提高报销比例和上限,地方政府就必须拿出大笔钱来,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地方的财政负担会越来越重。

  可不巧的是,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开始遭遇瓶颈,过去以卖地为主的土地财政走到了尽头,而新的模式还在摸索中。所以短期内由政府买单的医药行业的投资和消费难有大的增长。

  全民医保制度除了资金来源之外,在移动性和公平性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当前的医保资金由社保基金机构管理,不同的省有不同的社保基金机构,这些机构负责医保资金的筹集和报销。但由于各家地方社保管理机构是独立运行的,再加上中国户籍制度的障碍,流动性人口在跨地区看病时很难得到报销,医改覆盖的只是原地不动的人。

  同时,由于地方政府运作着各地的医保,造成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享受不同的医保服务,有着不同的报销起点、比例和上限,在社会公平性方面带来了新的问题。

  所以说,全民医保表面看来已经实现,但要真正解决“看病贵”这个问题,还需要政府拿出魄力,想出办法,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推进改革。

  笔者建议,在城镇职工医保方面,中国可以更多地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特别是在推进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保险机构或许能够更好地配置资源,使医保基金实现更加合理的利用。商业保险机构能对医疗机构形成监督,更加有效地控制医疗成本。保险机构医疗产品的多样化也能给老百姓更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负担。

  《中国科学报》 (2012-08-28 B3 健康周刊)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