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天津8月21日专电 8月23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表示炎热暑天行将结束。专家提示说,此时节气候渐干燥,大家要当心“秋燥”伤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处暑期间的“秋燥”属温燥,发展为病症多表现为咳嗽少痰、咽干不适,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咯出,甚至会有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手脚心热等。
有效防治“秋燥”,除了要重视精神调养外,还可重点在饮食上下工夫,李艳玲建议,首先,应多喝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以补充水分,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其次,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且含有大量水分,果蔬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处暑期间的“秋燥”属温燥,发展为病症多表现为咳嗽少痰、咽干不适,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咯出,甚至会有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手脚心热等。
有效防治“秋燥”,除了要重视精神调养外,还可重点在饮食上下工夫,李艳玲建议,首先,应多喝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以补充水分,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其次,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且含有大量水分,果蔬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