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年底,北京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已达到297万;其中65岁老人达到204万,首次突破200万大关。记者从昨天闭幕的“2015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获悉,北京户籍人口老去的速度非常快,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迫切。
在本次博览会举办的高峰论坛上,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在发言中透露说,到2014年底60岁的户籍人口达到29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3%。预计“十三五”末,也就是2020年,全市老龄人口达到400万人。
翻阅“北京市老龄办”每年公布的《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可知:2010年北京60岁以上户籍人口为235万,占比18.7%;2011年248万,占比19.4%;2012年263万,占比20.3%;2013年279.3万,占比21.2%;2014年297万,占比22.3%。这一组数字显示,过去5年,老年人口的增量每年都超过10万人,2014年甚至比上一年增长了18万人。根据这一发展速度,目前北京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实际上已经突破300万。
但问题似乎又不如想象中的严重。一来,外来常住人口降低了北京老龄化的速度。根据高峰论坛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32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5%。二来,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并不是特别大。高峰论坛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底,北京市65岁以上老人204万人,虽然首次突破200万大关,但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5.3%。由此可见,实际老龄化的压力或许比目前数字所显示的要小一些。
此外,在高峰论坛会上,全国老龄办巡视员唐振兴还透露说,“十三五”期间,全国空巢老人将达到70%,目前这一数字已达到50%。他表示“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失独”家庭,会面临养老难题。有意思的是,北京空巢老人数量远不及全国水平,大约占到老年人口的两成左右。但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内,老年人口比重过大,70%到80%的居民都是老人,养老压力大。
■相关新闻
“十三五”启动长期护理保险研究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在昨天闭幕的“2015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透露,市民政局在“十三五”建议中已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这是未来5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海淀区正在进行试点筹备。
此外,李红兵还表示,本市正在对失能老人进行全面需求评估和筛查。明年一季度有望出数字,届时,政府会对困难老人给予“失能补贴”。但他也明确表示,钱政府可以立刻拿出来,但是针对失能老人的社会服务能否提供到位,他表示担心。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一项政策性保险,海淀区已与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根据此前已公布的方案,海淀区居民18岁可以参保,等60岁以后,一旦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将享受上门照料、托老、康复、临终关怀等专业护理保险补贴。
调查显示,70%以上老人的退休金在3000元以内,但是老人一旦瘫痪在床,专业护理费用每月至少7000元。90%的失能老人依靠家庭照顾,尤其是重度失能老人,98%以上都是靠子女、老伴和护工照顾,家庭赡养负担过重,老人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来源:新华网)
标签阅读: 健康产业,营养产业,营养健康,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