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6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针对目前健康科普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状,国家卫计委发布《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对健康科普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国家卫计委新闻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介绍,无科学实证依据的“伪健康科普信息”误导公众,损害人民群众健康,而这些不合格的健康教育信息产生和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没有标准则没有办法判断。在群众健康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需要对健康传播建立一些规范和原则。为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宣传司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健康教育、医学、传播、科普等领域专家多次研讨论证和调研,开发了这一指南,希望逐步引导并规范全国健康科普工作广泛、深入、可持续开展。
据了解,《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从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传播及效果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的原则、要求、流程、注意事项。指南要求,健康科普信息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可靠的科学证据,符合现代医学进展与共识。应尽量引用政府、权威的卫生机构或专业机构发布的行业标准、指南和报告,有确切研究方法且有证据支持的文献等。属于个人或新颖的观点应有同行专家或机构评议意见,或向公众说明是专家个人观点或新发现。
指南还强调健康科普信息传播要注明信息来源、出处,注明作者或审核者的身份,注明信息发布、修订的日期以及科学依据等。指南将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机构,其他社会相关机构可参考使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科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据中国科协和百度联合发布的《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显示,2015年#$季度,在8个科普主题中,医疗健康内容的网络搜索占比为57%,是#!受关注的科普主题。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