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上海,酷暑难当。叶正尧想不到,一则“荷兰收购中国地沟油”的新闻让他长期亏损的企业一时间声名大噪。
叶正尧是上海绿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这家主业为地沟油处置的企业,此前由于收不到足够的原料,一直处于半开工状态。此次据传将向荷兰输出2000吨由废油制成的生物柴油。
不过,荷兰SkyNGR公司随后否认与中国公司签署实质性协议。这也使得绿铭环保依靠出口扭亏为盈的前景再度生疑。
这种不确定的状态正是行业内多数企业的真实写照。
虽然国外很多航空公司已经对废弃油制成的航空燃料进行了试航,但实际上,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而在市场前景更为广阔的地沟油制生物柴油方面,也在发展中面临诸多“中国式”难题。
“上天”并非最佳出路
废弃油中的油脂经过处理后可以加工为生物柴油,再进一步处理就能生产成航空生物燃料。据了解,国外很多航空公司已经对废弃油制成的航空燃料进行了试航。
据两院院士石元春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我国已经开始研究航空生物燃料,但还有技术、成本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
此次荷兰打算在中国采购的是初级的生物柴油。不过据SkyNRG公司透露,目前,这种地沟油燃油的价格是普通飞机燃油的3倍多。
面对如此高昂的成本,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姚建铭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地沟油价格偏高,转化成生物柴油售价约为6500元/吨,加上到荷兰的运费,在中国收购生物柴油并不合算。但是,如果考虑欧盟征收航空业碳税的影响,则具有一定意义。
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活动长期关注航空用生物柴油。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类似新闻“炒作意味更大,行业影响不大”。
“我国的生物柴油还在推广应用阶段,不可能跨越到航空煤油的产业化。”叶活动指出,国内地沟油资源化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关键是高效和经济性利用,但地沟油制航空煤油显然不具备经济性。
此外,由于在重型汽车和发电等方面应用广泛,我国的柴油生产量和消耗量都远大于汽油。叶活动认为,生物柴油将比航空生物煤油市场更大、前景更好。
试点之惑
SkyNRG公司执行董事德克·克罗内梅杰曾向媒体介绍说,地沟油制成生物燃料的成本在逐年降低,但“这是个长期过程”。对于我国而言,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显然无法长期等待。
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宣布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6.3亿元,支持33个试点市(区)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当时,多个城市对此进行了高调宣传。但时至今日,据记者了解,虽然有些城市已经招标,但进展并不理想,大多数仍在观望。
“停滞的关键在于地方没有建立起原料收运体系,企业无法保证运行,所以不敢投钱进来。”姚建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地方政府提出以建设、经营、转让(BOT)的方式运营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这就意味着需要引入社会资本,但收运体系的缺失却使得资本方高回报的要求无法保障。
据姚建铭等人的测算,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一个生物柴油厂须年产10万吨以上才能收回成本,加上各种税收优惠才能赢利。但目前,多数生物柴油厂规模在几万吨,利用率甚至不足10%。
对于这种社会资本“不感冒”的现状,姚建铭建议对试点工程全额支持。
据悉,一个日处理200吨餐厨废弃物的处置中心需耗资1亿元建设,收运系统还将耗资3000万元左右。但目前每个试点城市只能从6.3亿元专项资金中分到不足2000万元,地方政府还需配套上亿元。“所以这6亿元相当于是撒胡椒面了。”
姚建铭的想法是,只选取五、六个试点,地方政府只需要配套餐厨废弃物收运系统。
除了经费难题,从酒店收集废弃油建设处置中心涉及商务、城管、环保、建设、卫生等八九个部门,“多头管理”也导致了“谁都不管”。“这个行业必须由政府强力推动。”姚建铭说。
姚建铭本人也有一项废油制生物柴油技术卡壳在由中试向示范工程推进的环节。谈及此事,长期游走在资本方和政府之间的他无奈地笑了:“现在还在坚持,哪天实在干不了就放弃了,这不是光靠我一个科研人员就能推动的。”
出路何在
石元春指出,我国地沟油制生物柴油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80%的成本来自原料,成为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地沟油为什么往餐桌上流?因为利润太高了。”石元春说,“就像其他违法的暴利行业一样,即使政府明令禁止也有人前赴后继。”
去年早些时候,荷兰航空曾同青岛一家生物能源公司商讨采购废油制生物柴油事宜,但双方在价格上存在巨大分歧,报价相差一倍之多。据分析,荷兰的地沟油收集都是政府出钱资助,企业不需要承担高昂的收集成本,使得其价格偏低。
德克·克罗内梅杰也认为,中国地沟油的问题在于非法收集产业链拥有巨额利润,与之相比,生产生物燃油很难有竞争力。
对此,姚建铭建议由政府买单,通过高价收购地沟油的“价格战”来打垮“游击队”。
实际上,日本也曾出现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后来正是通过政府高价收购,将个体收集收编为政府采购,杜绝了地沟油上桌。
但是,要“招安”一本万利的倒卖地沟油“游击队”谈何容易。
因此,叶活动建议加强市场手段根除地沟油上桌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加强监管、引导,形成原料供应商愿意将地沟油无害化处理的社会氛围,降低地沟油收集成本,形成健康的利用渠道;另一方面,给予科技型生物质燃料企业更多扶持,通过市场手段使行业更规范、企业运营能力提高,形成竞争力。
“这个行业已经工业化了,我相信最终可以通过市场化的途径发展起来。”叶活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