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各地食药监局部门公布一些超量或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合格食品名单,或者当媒体曝光某种食品后,微信朋友圈里就常谈及种种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明显感觉到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依然存在很深的误解。
我国著名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说:“当前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还能吃什么,实则是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诸多误区。”他认为,微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才是食品安全的头号敌人,排在第二位的是化学污染,第三才是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非法使用添加剂是两个概念,“真正由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从来没有发生过。”
但中国消费者对食品问题#!担心的就是添加剂,一些商品包装上往往以“不含色素、不含防腐剂”为噱头,都导致食品添加剂在国内被妖魔化了。
其实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安全法》中对其有明确解释,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并规定有适用范围和使用限量。
但把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相互混淆,仍是现今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大误区。并不是所有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都叫食品添加剂,也并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可用于食品中。比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苏丹红本身是工业用红色染料,即工业产品添加剂,被用于食品中就是非法添加物。
同样,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并非都安全,添加多种添加剂也并一定不安全。比如婴幼儿奶粉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进行设计,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这些加入的维生素、矿物质,就是食品添加剂,一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含40多种食品添加剂,但并不能说明它是不安全产品。而合格的鲜牛乳是没添加任何添加剂,但缺少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婴幼儿并不是#!好的选择。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对现代食品行业来说十分重要的物质被妖魔化呢?其实把食品添加剂妖魔化的是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是一个科学使用、合理使用、按量使用的问题。食品生产者该多一点责任,在国家允许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且使用的目的的确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防腐保鲜,而不是为某种商业利益或作为某种商业手段而使用。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慢作为,也助长了企业和农户的胡乱使用添加剂。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的食品工业。当糖尿病人不能食用蔗糖又要满足甜味需要,就需要甜味剂;婴幼儿生长发育需各种营养素,就发展了添加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的配方奶粉。所以,食品添加剂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需要的是食品企业和消费者多一些应有的责任感和食品安全常识。
(来源:新华网)
标签阅读: 健康产业,营养产业,营养健康,大健康,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