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宝医疗网6月6日讯 6月4日,医药板块再一次遭遇崩盘。5日开盘后,医药板块再次直线跳水。 医药股集体大跌,两天市值蒸发上千亿。市场表现如此恐慌,医药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严查风暴来了 有分析认为,市场慌了,医药板块崩盘,主要是由于一天内两则重磅消息的影响: 1、财政部、医保局要联手核查77家医药企业财务问题,重点瞄准销售费用;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带量采购有望全面铺开。 根据财政部要求,此次检查的内容包括药企遵守会计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内部控制规范等情况,还包括药企费用、成本、收入的真实性。尤其是销售费用真实性、成本真实性、收入的真实性、销售返点回扣等其他问题。 通俗的讲,就是财政部要查假账。 在两票制的大环境下,本次财政部用“加急红头文件”的形式对医药行业的会计检查,无异于从源头上遏制药企的不合规行为。 然而,检查对象并非只有药企,一场围绕整个医药行业财务问题的严查风暴,正式开启。按要求,检查目标还将延伸检查关联方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咨询等机构,甚至包括医院。 这已不仅仅是被随机抽取的77医药企业的事,而是整个医药行业的大事。财政部和医保局的联手,说明此次检查除了关注药企财税合规问题,还和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有很大联系。在两票制、医保控费的政策大环境下,类似的检查有可能会继续扩大范围。 ▍这些药企,要注意了 药企的财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国税总局近年披露的虚开大案,包括带金销售、回扣营销、做假账、虚开发票等,有不少是与药企相关的。 本次财政部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 1、销售费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据,是否真实发生; 2、是否存在从同一家单位多频次、大量取得发票的现象; 3、采购原材料时,是否存在空转发票等方式抬高采购成本的情况; 4、是否存在蓄意抬高生产成本的现象; 5、是否利用高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 6、是否存在药品空转现象等。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药企做假账的方法,一般都会涉及虚假销售费用、虚开发票抬高成本、高开模式、给医院采购返点等。其中,销售费用是重中之中。 有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约有16家上市药企因销售费用增长过快,甚至超过营收的增速而收到监管部门的问询函和监管函,并要求说明销售费用增长合理性等问题。 从上市药企销售费用构成来看,其列支的名目较多,主要包括销售人员薪酬、日常行政费用、市场推广及维护费等。 有地方部门财政专员曾过去对药企行业销售费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很多成品药价格中,医药销售费用的占比都非常高,这些费用多数以会议费、业务宣传费、学术推广费等开支进行列出,并将部分款项支付给一些中介服务公司,用于销售回扣。 该专员曾撰文指出,销售费用已成为药品“出厂价”的主要成本构成部分,而在药品供应链中,流通环节占去大部分的药品经营成本。药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惊人悬殊,实际上高企的销售费用吞噬了企业利润,一些公司的销售费用甚至超过了其成本支出,形成了一种病态的增长机制。 可见,在严查风暴中,那些销售费用高企的药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查的目标。 ▍百万药代,也要注意了 说到销售费用,大家很自然会想到回扣。而说到回扣,很多人也会很自然想到医药代表。 药品回扣,也是近年来医药行业的“高频”关键词。 早在2016年12月24日,央视播出历时8个月、暗访 6 家医院、曝光医药代表与医生诊内交易的细节,让药品回扣瞬间成为舆论的焦点。 随后,各地卫计委和医院也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一系列针对医药代表的“封杀”行动,禁止药代进医院、抓药代、停药……比比皆是。 无论是国家政策,地方执行,还是舆论导向,药品回扣都是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医疗反腐,以及药品回扣的重点整治,全国各地也都在大规模的开展中。 在此前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对于国家带量采购的降价问题,国家医保局药价和招采司副司长丁一磊表示,过去药品在终端进入医院使用的这个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灰色的空间,由于这次带量采购是保供,企业不需要灰色空间也能保证销量,这也是降价空间的来源。 可以理解,以上提到的”灰色空间“,和药品回扣也有着很大关系。 虽然药品回扣并不是单个个体的问题,一旦深究,从医院,到院长,到医生,到药企,到医药代表,都可能会被查出问题。但是,医药代表往往会第一个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可以预见,在财政部的严查风暴下,不仅仅是药企,那些不合规的医药代表,同样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严查风暴到来,医药行业的正本清源,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文/小编)
标签阅读: 药代;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