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辛)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印度等多个国家科研人员参与的合作团队,日前发现了一种能够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化合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部长陈竺向这一合作项目的组织者、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发来了贺词。
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传染病。每年大约有140万人死于结核病。目前,针对结核病的常规化学药物治疗至少需要耗时6个月,且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此,在世卫组织的支持下,中国、印度、肯尼亚、尼日利亚和美国的科研人员组成合作团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开展了高通量筛选和药效学评价,结果发现了一个特异性抑制剂。该化合物能阻断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让结核分枝杆菌的DNA和RNA无法合成,从而抑制这种病菌的生长。该成果为开发新型抗结核病药物提示了新的方向。
陈竺在贺词中说:“这确实是一项振奋人心的进展!我刚才阅读了你们论文的摘要以及你和两位同道发表的评论。我相信,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在全球卫生外交中开展合作的模式,即东—西合作和南—北联手并举,但以南—南合作为核心。”
王明伟表示,该项目是由中方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的结核病多发于发展中国家,属于“贫穷所致疾病”,因此,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对全人类,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