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地出现小腹疼痛。一般于经前1~2天,或行经第1天疼痛明显,随后有或大或小膜片随经血排出,腹痛 逐渐减轻。亦有延续至经净疼痛始止,或经净后才发生腹痛者。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亦可波及全腹,或牵引至腰骶部、外阴 部、肛门部坠痛。疼痛性质有绞痛、刺痛、灼痛、隐痛、坠痛等,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极少数痛至昏厥。
西医学指出,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异。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一般多无器质性病变,可见子宫 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倾屈,或子宫内膜整块脱落等因素,造成经血滞留,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异常增高,刺激子宫肌和血管痉挛性收缩,子宫肌层缺血缺氧而疼痛。继发性痛经多由妇科疾病引起,如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只要原发病治愈,痛经亦不再发生,此处不予讨论。
痛经,也有虚实之分。
中医学认为,痛经病机“不通”是主要矛盾。有“不荣而痛”、“不通则痛”虚实两端,或冲任胞宫失于荣濡,或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其虚实之辨,“实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多可揉可按为虚,拒按拒揉为实”(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
究其因,虚者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又有阴虚、阳虚之异)等。实者有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肝郁气滞、肝郁血热等。
其治疗原则,“通则不痛”,以通畅气血为目的,以止痛为第一要务,具“治血必先理气”、“调经以理气为先”,改善血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详析之,虚则补而通之,滞则行而通之,寒则温而通之,热则清而通之。
标签阅读: 痛经,食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