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不争名利,将时间留给患儿

发布时间: 2021-07-26 16:22:42      来源:http://来源:文汇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1935年,一个翩翩青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奔赴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约半个世纪后,他的儿子去了父亲当年的求学地,拍摄了一组学校老楼相片,结果,老人除了学校校旗,对其他竟全无印象。   “爸爸

  1935年,一个翩翩青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奔赴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约半个世纪后,他的儿子去了父亲当年的求学地,拍摄了一组学校老楼相片,结果,老人除了学校校旗,对其他竟全无印象。

  “爸爸说,当时他借住在同学家,每天从家里到学校教学楼两点一线,从来没想过要到处走走看看……爸爸严于治学,心无旁骛的作风,大约从那时就开始了吧。”昨天,在新华医院为我国儿童保健学科奠基人郭迪教授举办的追思会上,郭老的小儿子郭时弼淡淡地说着关于父亲的往事。

  郭老去世一周以来,儿科学界的专家教授、他当年的学生与同道,陷入对这位老教授的追思——追,他的学术成就与眼光;思,他的治学与为人之道。

  

他治病,更看重防病

  102岁的人生,郭老与很多人有交集。有人说,这位先生话语不多,甚至在不相熟的人看来有些木讷;但只要一说话,必然言简意赅,且“分量很重”。他说:“好的医生不仅能治病,更要防病。”1986年-1990年,为了监测儿童的发育情况,郭迪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儿童生长发育保健卡》的研制。在国外量表仅有体重、身长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体格和心理两个方面。为此,他组织东南沿海地区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对8000多名0至6岁的健康儿童进行体格及社会心理发育的调查。

  “这份量表至今还在使用,指导着万千家庭如何正确养育孩子!”郭迪的学生,上海市人口计生委主任黄红谈到了老师的眼光。

  

他不争,“让”过教授与所长

  上世纪70年代,郭迪牵头下,组织全国多个医学院、10多名儿科著名教授,完成了一系列儿科学教科书编撰。

  翻看如今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科分册》上,“儿科学”的定义有两个作者:诸福棠和郭迪。那一年,郭迪教授写好了“儿科学的定义”,寄给了当时鼎鼎有名的儿科专家诸福棠审议,诸福棠只字未改,但郭迪坚持,署名应是诸老。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联合署名。时过境迁,当年的学生后辈,如今的医学专家很多已经满头鹤发,说起往事,许多人觉得能“映照当下”,尤其是郭老的“淡泊名利”。

  “郭老当年曾让出一级教授。这也许会令今天很多人想不通。”

  除了让一级教授,郭迪还让过所长。1978年,新华医院成立上海市儿科研究所,由谁任“所长”,让领导犯了难。“当时,高镜朗教授和郭迪教授都很有威望,原本设立了两个所长位置,叫‘第一所长’、‘第二所长’,拿了这个方案征求郭迪,他回答,没有关系,我当副所长也可以。”时隔多年,新华医院老书记黄荣魁忘不了“这件小事”。

  “郭老让出了时间与精力,留给了他的患儿和学生。对比现在,浮躁的学术气氛,或许真的让我们错过了许多!”“孙字辈”学生、儿科专家江帆说到此处,有些激动。

  

他爱才,一生“托举”后辈

  并非每个医生都能成为大家,而一个名家有“托举”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的胸怀,实属不易。

  上世纪90年代,郭迪指点黄红参与儿童智力标准卡的建立,但当时苦于文献资料有限,80多岁的郭老捧出打字机,认认真真地敲出一封给国外专家的信。没多久,国外的儿童智力测试量表手册寄到上海,解了学生们的燃眉之急。

  1978年,金星明考上郭迪的研究生。在那个对“SCI论文”还没有概念的年代,一天,郭老把一份英文论文交到金星明手里,这是他和老师一同完成的报告,老师修改得很认真,而第一作者写的是她。

  “他是指导了我一生的老师,能做他的学生,我非常荣幸。”提到与先师交往种种,儿科著名专家汪梅先教授未开口,就已红了眼眶,她说自己不能算是郭迪教授的同事,而是他永远的学生。自己从医学院到实习,一直都跟着郭教授,她说:“我终其一生都期望可以像老师一样待人宽容,对己严格。”

  郭老用了80年的时光守护着儿童健康,牵挂着儿科学的发展。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上海交大医学院恢复了儿科系,将重新在全国招生。新华医院党委书记孙锟将出任儿科系主任,他连连感慨,“先生若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很安慰。”

  本报记者 唐闻佳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