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廖志林 通讯员刘 欢)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成功开展了一例“全胸腔镜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成形肺癌切除术”,患者目前恢复良好,已于7月2日出院。
据悉,患者为一名69岁的女性,因反复咳嗽入院,检查诊断为左肺上叶中央型肺癌侵犯左肺动脉。按常规,患者需开胸行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成形左肺上叶切除术。但由于患者年龄大,患糖尿病,体质差,传统的大开胸手术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该院胸外科专家刘伦旭教授经术前分析,并与家属反复沟通后,决定采用“全胸腔镜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成形肺癌切除术”,仅在患者左侧胸壁打4个小洞代替行传统手术所需的约30厘米的切口。
据介绍,这例手术的主要困难在于切断主支气管和左肺动脉后的吻合。因为肺动脉直接和心脏相连,血管切断后需要用血管阻断钳阻断血管,防止出血。传统的血管阻断钳较长,头部阻断血管,远端手柄需要通过切口留置在胸腔外,本身供手术者操作的洞口即很小,胸腔镜下吻合血管及支气管为高难度、高精度的手术操作,如使用传统器械,难以操作。刘伦旭精心设计准备的远端可分离式血管阻断钳起到了关键作用,即阻断血管的钳子的头部可以与钳子手柄分开,这样血管阻断后,仅留阻断血管的钳子头部在胸腔内,而操作口内没有钳子手柄的干扰,减少了手术中吻合的难度。
目前,该患者闯过了感染关、吻合口愈合关、糖尿病控制关,已顺利出院。经查,该手术为世界同类手术中全胸腔镜下开展的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