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有机食品反应不安心理 成普通家庭奢侈消费

发布时间: 2021-07-29 21:39:51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2012年06月08日09:26来源工人日报有机农业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已成都市新潮。有机蔬菜如今在大型超市里已十分常见。  有机食品的“前世今生”  “皮鞋胶囊”事件刚刚消

2012年06月08日09:26    来源:工人日报    

有机农业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已成都市新潮。(资料图片)

有机蔬菜如今在大型超市里已十分常见。(资料图片)

  有机食品的“前世今生”

  “皮鞋胶囊”事件刚刚消停,坊间又有“甲醛白菜”、“蓝矾韭菜”现身。

  面对时而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渴望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有机生活。这个概念,当由“有机食品”演化而来。然而,什么是有机食品?它与我们过去常常提到的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啥不同,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并准确地区分开来。

  对此,不妨先从“有机”说起。

  神秘的“生命力”

  自13世纪以来,首先出现在英文里的“organ”,指的是风琴之类的乐器,后来,又延伸指活的生物中任何一种能够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结构,如心、肝、肺和皮肤这些器官。由于大多数生物体都可视为一同发挥作用的许多器官的集合体,所以,通常就把生物叫做“organism”,即“有机体”。

  及至19世纪初,人们业已认识到,只是在活组织中才能发现的化学物质,与在非生命世界中到处都能发现的化学物质差异极大。1806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最早提出了“有机化学”这个名称,并首次以“有机物”指代生物体的分子化合物,而以“无机物”指代非来源于生物体的化合物。

  贝采利乌斯设想,在有机界,存在神秘的“生命力”参与化合物的生成,并且断言:只有活组织才能制造有机化合物。这便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有机物这种复杂而又神秘的物质,属“有生机之物”或“有生命之物”,只有在一种非物质的“生命力”的作用下才能形成,而不能在实验室里用化学方法合成。

  可是,1828年,贝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未利用任何活的或死的组织,只是把氰酸铵加热就制成了一种典型的有机化合物——尿素,从而打破了事关有机化合物的生机论。

  不过,对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做出区分还是有用的。因此,从1860年起,有机化合物被定义为所有含碳原子的化合物(个别简单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例外),而无机化合物则是指其分子中不包含碳原子的化合物。相应地,有机化学通常就是指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科学。人们逐渐认识到,碳元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元素,因为由碳原子组成的链或环构成了有机化合物的骨架,而有机物又是构成生物分子和生物体的材料。

  如今,“有机”就其对应之英文“organic”来说,有一个特别的意涵,指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过程或产物。“Organic”还可以有以下几种生物学上的含义:是物体与生俱来的基础构成物;代表生命体的特性或概念;是一种自然且循序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由大自然的元素自然结合而呈现出的组织现象。

  何为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英文“OrganicFood”的直译。美国农业部下设的有机食品管理机构,于2001年对有机食品的生产方式给出了如下界定: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注重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而有机肉类、禽类、鸡蛋、奶制品等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抗生素或生长激素。有机食品也不允许使用传统的杀虫剂,不允许使用合成肥料及污水污泥灌溉,不经生物工程或电离辐射加工。

  因此,大致可以这么说: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指根据国际或者国家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于农产品生产的重新认识,是近年来人们追求天然、绿色、健康饮食生活的一个延续和升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广泛使用化肥、农药的不安,以及试图通过食用安全的、健康的食品来摆脱这种不安的心理和愿望。

  在国外,过去所讲的“健康食品”,通常是指能够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的食品;“天然食品”,一般是指加工程度很小,不含人工合成的色素、香料、防腐剂及添加剂的食品。在我国,蔬菜、水果、蛋类、肉类和奶制品按其安全、健康标准,从低到高依次称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个类别。

  “无公害食品”由政府推动,是对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卫生质量指标均不能超标;“绿色食品”则彰显其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比如限量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合成物质,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生产、加工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有机产品销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和经营等过程中,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相关办法的规定,建立完善的跟踪检查体系和生产、加工、销售记录档案制度。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不得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产品”、“有机转换产品”和“无污染”、“纯天然”等误导公众的文字表述。

  此外,有机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可以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且等于或者高于70%的加工产品,可以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配料生产”字样;有机配料含量低于70%的加工产品,只能在产品成分表中注明某种配料为“有机”字样。

  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均属政府认证,是国家唯一标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绿色食品)。而有机食品标识则完全放开,并不统一,属企业对企业的认证——每个认证组织标识都不一样,目前我国有30多个有机食品认证组织。

(来源:工人日报)

 “奢侈”的消费

  在农药和各种激素、食品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富裕起来的人们将视线更多地投向了有机食品。与之关联的有机耕作或者说有机农业,由于生产过程可靠、安全度高、受污染小,大受都市高收入人群追捧,渐渐地兴旺起来。

  不过,由于有机食品和有机耕作一样,都需要对自然过程进行了解和利用,既费事又费神,所以,相对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而言,处于食品安全等级最高位置的有机食品,受生产成本大、产量低等因素影响,其价格难免高高在上。对普通家庭来说,有机食品多少还是有些“奢侈”。

  说来也真是好笑,时光倒退六七十年,大家普遍吃进肚子里的,难道不就是“天然”或“有机”食品吗?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几千年来人体对食物的基本需求一直都没有改变,但获得食物以满足人类胃口的手段却越来越多。

  上个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现代化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食品加工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在享尽口福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食品问题,并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困惑与疑虑。随之出现了两种冲突激烈的农业生产观点:一种是传统的有机方法,崇尚回归自然,注重在农作物种植及家畜养殖中使用天然材料;另一种是新派的现代方法,主要利用各种化学成分的合成肥料及杀虫剂,借以提高生产力。

  后一种方法在今天,似乎已呈难以遏制之势。相形之下,前一种方法则显得稀罕,且操作条件十分苛刻。例如,采用有机化方法养殖禽畜,养殖场要远离喧嚣、空气清新,家畜和家禽均以有机食物为饲料,并在户外自由放养,不能喂同科动物的制品,也不能强迫喂食,也不会被注射抗生素、激素或除疫苗以外的药物来抵抗疾病。以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畜禽肉质好、味道鲜美,但成本很高,产量也不大,非一般消费者所能承受。

  问题与争议

  在有机食品运动开展较早的美国,有机食品和有机种植技术事实上一直存在争议。

  一些人认为,并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有机食品比非有机食品更安全,这两种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其实差别很小,甚至没有差别;更有人在权威杂志上撰文声称:有机食品运动实际上是利用“威吓和伪科学”误导公众,以使他们相信食用传统食品不安全。

  有机耕作方式的批评者,并不认同有机耕作相对于传统农业的种种好处,反倒对其偏小的规模和低下的效率嗤之以鼻,对有机食品推崇者所强调的有机食品无杀虫剂这一优点也提出质疑。在他们看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对杀虫剂的用量做出严格限制,传统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完全不必担心农药残留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因此,花高价购买有机食品不值当,也毫无意义。

  而有机食品在国外最不让人放心的一点,就是其中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O157:H7,它所引发的疾病,则是世界各国中最常见的食品相关疾病。传统农作物种植时所施加的杀虫剂,通常可以有效杀灭这类病原体,但“纯洁”的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却没有这道工序,更别提有机农场惯用牛粪作肥料,牛粪中常常携带大量的大肠杆菌O157:H7。此外,有机食品生产过程的管理、产品的检测、标准的认定,都不太好把握。

  “在支持和反对有机食品的人当中,都有一小部分狂热者过分夸大他们的观点。”美国学者大卫·E·牛顿在一部专著里给出了这样的评述。他指出,尽管可以制定各种政策支持或反对有机耕作及有机食品的销售,但目前来看,不管是争论的哪一方,都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因而在英国,利用广告宣传有机食品对健康的好处是被严格禁止的。

  在我国,也有学者提出:有机食品只是富人的食品,如果中国只发展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的有机农业,也许只能养活5%的人口。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到追求生态完整与环境友好的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中去,这才是解决食品安全、农村生态和“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符合农业人口过于庞大的国情。

  不管有着怎样的争论,但一个事实是:近些年来,追求安全、健康饮食的消费心理,一直在推动有机食品消费的增长。据统计,自20世纪中期起,美国有机及天然食品的总销量以20%多的年增长率速度增长,欧洲大体也是如此。在中国,有机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且增势不减。(尹传红)

(来源:工人日报)


 “奢侈”的消费

  在农药和各种激素、食品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富裕起来的人们将视线更多地投向了有机食品。与之关联的有机耕作或者说有机农业,由于生产过程可靠、安全度高、受污染小,大受都市高收入人群追捧,渐渐地兴旺起来。

  不过,由于有机食品和有机耕作一样,都需要对自然过程进行了解和利用,既费事又费神,所以,相对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而言,处于食品安全等级最高位置的有机食品,受生产成本大、产量低等因素影响,其价格难免高高在上。对普通家庭来说,有机食品多少还是有些“奢侈”。

  说来也真是好笑,时光倒退六七十年,大家普遍吃进肚子里的,难道不就是“天然”或“有机”食品吗?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几千年来人体对食物的基本需求一直都没有改变,但获得食物以满足人类胃口的手段却越来越多。

  上个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现代化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食品加工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在享尽口福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食品问题,并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困惑与疑虑。随之出现了两种冲突激烈的农业生产观点:一种是传统的有机方法,崇尚回归自然,注重在农作物种植及家畜养殖中使用天然材料;另一种是新派的现代方法,主要利用各种化学成分的合成肥料及杀虫剂,借以提高生产力。

  后一种方法在今天,似乎已呈难以遏制之势。相形之下,前一种方法则显得稀罕,且操作条件十分苛刻。例如,采用有机化方法养殖禽畜,养殖场要远离喧嚣、空气清新,家畜和家禽均以有机食物为饲料,并在户外自由放养,不能喂同科动物的制品,也不能强迫喂食,也不会被注射抗生素、激素或除疫苗以外的药物来抵抗疾病。以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畜禽肉质好、味道鲜美,但成本很高,产量也不大,非一般消费者所能承受。

  问题与争议

  在有机食品运动开展较早的美国,有机食品和有机种植技术事实上一直存在争议。

  一些人认为,并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有机食品比非有机食品更安全,这两种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其实差别很小,甚至没有差别;更有人在权威杂志上撰文声称:有机食品运动实际上是利用“威吓和伪科学”误导公众,以使他们相信食用传统食品不安全。

  有机耕作方式的批评者,并不认同有机耕作相对于传统农业的种种好处,反倒对其偏小的规模和低下的效率嗤之以鼻,对有机食品推崇者所强调的有机食品无杀虫剂这一优点也提出质疑。在他们看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对杀虫剂的用量做出严格限制,传统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完全不必担心农药残留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因此,花高价购买有机食品不值当,也毫无意义。

  而有机食品在国外最不让人放心的一点,就是其中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O157:H7,它所引发的疾病,则是世界各国中最常见的食品相关疾病。传统农作物种植时所施加的杀虫剂,通常可以有效杀灭这类病原体,但“纯洁”的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却没有这道工序,更别提有机农场惯用牛粪作肥料,牛粪中常常携带大量的大肠杆菌O157:H7。此外,有机食品生产过程的管理、产品的检测、标准的认定,都不太好把握。

  “在支持和反对有机食品的人当中,都有一小部分狂热者过分夸大他们的观点。”美国学者大卫·E·牛顿在一部专著里给出了这样的评述。他指出,尽管可以制定各种政策支持或反对有机耕作及有机食品的销售,但目前来看,不管是争论的哪一方,都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因而在英国,利用广告宣传有机食品对健康的好处是被严格禁止的。

  在我国,也有学者提出:有机食品只是富人的食品,如果中国只发展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的有机农业,也许只能养活5%的人口。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到追求生态完整与环境友好的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中去,这才是解决食品安全、农村生态和“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符合农业人口过于庞大的国情。

  不管有着怎样的争论,但一个事实是:近些年来,追求安全、健康饮食的消费心理,一直在推动有机食品消费的增长。据统计,自20世纪中期起,美国有机及天然食品的总销量以20%多的年增长率速度增长,欧洲大体也是如此。在中国,有机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且增势不减。(尹传红)

(来源:工人日报)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