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佳 通讯员 苏文慧 罗国金 王佳斌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不惧疼痛、铮铮铁骨也成了硬汉的标志之一。 但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生活中,以最小的创伤、最低的风险获得最佳的治
疗效果,是全球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更是广大患者多年的渴求。 “微创外科对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在日前由解放军总医院肿瘤中心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协办的第十届北京国际微创外科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组长黄志强道出了这样的心声。 黄志强的“微创”情结 几十年前,病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成了黄志强一辈子的惦念。 解放后不久,黄志强被派往重庆工作。一天,医院里来了一位病人,患了肺结核,不停地咳血。 “那是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年纪轻轻就跟部队来南方工作了。”黄志强回忆说,“但是当时她的肺结核很厉害,已经形成了空洞,只能进行开胸手术。” 手术很成功,但开胸后造成的伤口却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开刀为什么这么痛?”病人的这句话让黄志强陷入了沉思。 后来,病人痊愈后,给黄志强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上面还喷了香水。“这封信让我备受感动,但我也在反思,如何能在拯救病人生命的同时,降低他们的痛苦。”黄志强说。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黄志强在想,既然大难不死的人有福,那么他们的“福”究竟在哪呢? 在生物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继承了动物界远祖的遗传特质,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创伤的适应性反应,目的是谋求生存。“手术后病人的反应就是一种创伤的应激反应,但在现代化医学条件下,这种应激反应是否还有必要?” 研究表明,肾上腺皮质的糖皮质激素是创伤应激反应时唯一的反馈性调节。但在创伤早期,这种激素分泌不足,常常会激发过度的创伤反应。经过多年实验,黄志强等人发现,如果在手术前提高病人皮质激素的分泌水平,就可以明显降低病人过度应激反应的破坏性,进而达到外科微创化的理念。 让手术创伤尽可能小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告诫医生“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其中就已蕴涵了“尽可能小的创伤”这一观念。 近100年来,微创成了外科学追求的境界,但小切口与手术部位显露不充分的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直到近年,内镜技术得到了快速
发展,微创外科才迎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组长、上海瑞金医院教授郑民华评价说:“10年来,医学界见证了外科微创化向微创外科转变的历程。在下一个10年,新的技术和方法还将层出不穷。” 从2002年开始,北京国际微创外科论坛已连续举办了10届。此次论坛吸引了82位
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以及国内外500余名代表,通过专题报告、现场手术演示等形式,展示了腹腔镜下半肝切除、胰腺切除、胃肠恶性肿瘤根治及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等几乎所有复杂的腔镜手术。 在黄志强等先行者的带动下,解放军总医院微创外科技术也在突飞猛进。该院肿瘤外科在腹腔镜肝脏手术及腹腔镜胰腺手术方面积累了国际最大宗的病例,尤其是创新性地采用后腹腔镜方法进行胰腺手术,为胰腺
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安全、高效的外科术式,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2007年1月,该院还成功开展了全中国第一例机器人不开胸微创直视心脏手术,迄今为止已完成500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病人开刀时不再需要锯开胸骨,显露心脏,只需在胸壁上打几个小孔,而且术后几乎看不到瘢痕,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生活。 “机器人心脏手术的技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有很大不同。”该项技术的中国创始人、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高长青表示,“但最需要外科医生作出改变的,还是自己的理念。” 《中国科学报》 (2012-05-31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