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5-28 | 作者:王静 邵巧红
2012年05月28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王静 邵巧红
在渔民的口中常说这么一句话:鲳鱼好退不退,鳓鱼好进不进。这话概括了两类鱼的鲜明个性:鳓鱼是轻轻一碰渔网就会调头走人,而鲳鱼骨子里带着几分倔强和野性,必定要挣个鱼死网破,也绝不退缩。所以,当人类想要对鲳鱼进行人工养殖时,它就像是一匹不好驯服的野马,宁愿饿死也绝不服输。这也让鲳鱼人工养殖成了一道世界难题。
近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徐善良副研究员和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温州洞头研究的人工养殖鲳鱼已初步成功,下一步将规模繁育,降低成本,使得养殖鲳鱼能够尽早上餐桌。
在徐善良的眼里,鲳鱼就是个性刚烈而倔强的孩子。“东海的鲳鱼,世代到象山港产卵,然后在秋季带着体长六七厘米的孩子们回到舟山的深海过冬。”一代又一代,它们就一直保持着这种记忆,不愿意改变。即便在它们前行的途中,发现有渔网,也绝不拐弯,使劲往网上蹭,打上来的鲳鱼经常细鳞受损,就像鸟被褪了毛,最多养一周就死了。
作为宁波人餐桌上的重要鱼类,宁波科技局、宁波海洋渔业局对鲳鱼的人工养殖进行立项,徐善良从2000年开始研究鲳鱼养殖。鲳鱼是活在深海里的鱼。给它吃什么?要补充什么营养?水温又要维持多少?这些都是世界上水产专家少有涉及的领域。
人工养殖鲳鱼的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除了性子烈外,人工养殖的温度不好掌握。另外鲳鱼还有多动症,在水里它会一直一直绕圈游动,几乎不停歇,能量消耗非常大,加上在正方形的池子里,它们经常因为不拐弯而撞得遍体鳞伤。鲳鱼偏偏又天生一张小嘴巴,每次只能吃一小口,所以,要想不断给鲳鱼增加能量,让它长肥,喂饲料的过程就很折磨人。徐善良叫来了他的研究生帮忙,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到傍晚,大点的鲳鱼每天要喂四次,小的要喂六七次。他常常看到研究生们是一边往池里撒饲料一边打哈欠。最后,终于让鲳鱼学会了在饲料台上自己觅食。
研究小组为鲳鱼们换了直径5米以上的圆形鱼池。原本以为这样一切就好了,然而, 2007年,徐善良还是被鲳鱼折磨到整夜没法睡觉,都快放弃了。因为徐善良发现,在自己手里养着的鲳鱼总是越养越瘦,“整条鱼瘦得像刀片一样!”这让研究了7年鲳鱼的徐善良感到绝望。直到后来与东海水产研究所施兆鸿研究员联手攻坚,徐善良才继续了下来。他们发现问题出在饲料上,普通的饲料无法满足鲳鱼的需求。徐善良换了一种适合鲳鱼的“奶粉”:用马鲛鱼和进口饲料1∶1配置,并掺入了骨粉、钙粉、鱼肝油等10多种原料。鲳鱼奇迹般长大长肥了。现在,徐善良养殖出来的鲳鱼已经能够自行产卵,进行繁殖了。
《科技日报》(2012-5-28 三版)
(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