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3 10:31 南方日报
最近的广州时而暴雨时而烈日,因病毒性感冒和腹泻病来儿科就诊的小患者增多,其中不乏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他们除了有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发热、咳嗽、流涕或腹泻等症状外,还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会自诉心慌、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
专家提醒,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肠炎和病毒性心肌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进入夏季,胃肠道疾病等相对多发,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
案例
小小感冒要了孩子的命
病毒性心肌炎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但症状却悬殊较大,一些孩子症状轻微,不易引起注意;也有少数患儿,却因此猝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心血管专科覃丽君副主任提及一个案例,去年某市一位7岁,叫晓刚(化名)的男孩死于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晓刚最开始只是偶感风寒,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同以往感冒一样,其父母只是给孩子口服了一些常用的感冒退烧药,仍然坚持上学。只是晓刚没有平日里那么生龙活虎,面色也无平日那般红润,下午放学还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了点儿小吃食用。晚上8点左右,就感到恶心、并呕吐了3次,其父母赶紧带着儿子去医院,经检查后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收住院。在去住院部的途中,晓刚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抽搐,心率完全不能维持,成功复苏后又发生了3次心搏骤停,终因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不治身亡。家属始终难以相信,一个小小的感冒会致人于死地。
关注
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死亡率高
同样病毒,在一般人身上,只是一过性的感冒,不吃药过几天或1-2周也就好了。可是,对有些人来说,就极其不公平,病毒会侵犯到心脏里,引起心肌坏死,且来势凶猛。覃丽君介绍,男孩晓刚所患疾病是病毒性心肌炎中的重型,又称爆发型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很低,但死亡率很高。
这与病毒的种类、人体的免疫力、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患者感染病毒后,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主要条件有:细菌感染、发热、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长期精神压力、缺氧、受冷、过热、长期受放射线辐射、营养不良、外科手术等。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病毒可乘虚而入,直接侵袭心肌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损害心肌,发生了病毒性心肌炎。
感冒后胸闷、气促要警惕
对于病毒是如何通过血液或免疫异常侵犯到心脏的,其发病原理目前医学界尚未十分清楚。“只能提醒大家,如果有感冒或腹泻症状的,如果精神、面色不好,出现乏力,就不要坚持上学或上幼儿园,尤其不要上体育课了。”覃丽君说,孩子确诊患病后,要好好休养几日,从疾病的恶性循环中解救出来。如果开始感觉到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头晕,摸脉搏,如果感觉跳动不正常,就要迅速去医院就诊。覃丽君提醒说,因为这种病非常凶险,病情急转直下,稍微疏忽,错过救治时间,就回天乏力了。
病毒感染都可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顾名思义是由病毒感染引发,当病毒侵犯人体时,除了产生一系列的感冒和腹泻症状外,同时还侵入人体的血液,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病毒血症”。覃丽君介绍,侵入血液中的病毒刺激人体,或直接损伤心脏,或产生免疫异常损害心脏,使炎症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改变,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全身一系列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肠炎是引发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的两类疾病。覃丽君解释说,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有些病毒易侵犯心脏而引起心肌疾患。有调查显示,在“感冒”的小患者中约有10%的人容易合并病毒性心肌炎,需引起家长重视。
同样,不少腹泻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更容易侵犯心脏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是一种称为‘柯萨奇病毒’的肠道病毒”。除此之外,覃丽君介绍,腺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都可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避免过度运动最关键
对患心肌炎的孩子,覃丽君建议,在感染早期注意休息、适当的营养,避免前文所讲到的促发心肌炎的主要条件因子,包括发热、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同时及时诊断治疗,大部分是可以痊愈的,不会影响今后的健康,只有小部分患儿会复发,甚至发展成迁延性心肌炎或心肌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特别提示】
1.一些症状轻的孩子,往往一到室外就忍不住想跑、想跳,想打球。医生和家长要让他们明白,患心肌炎后心肌负荷加大,会出现心脏扩大等恶果。
2.有些患儿因暴发性心肌炎合并阿斯综合征,会突然晕倒、抽搐,此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患了癫痫,以免延误治疗。
【日常养护】
1.安静卧床休息很关键,尤其在急性发病期。应限制体力活动,不过也应避免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2.轻型心肌炎病人,在退热、心率和心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慢性心肌炎(病程一年以上,情况反复发作,伴有心脏扩大者)要长期注意休息,药物治疗。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3.注意增加营养。多给孩子吃易于消化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多吃含维生素C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桔子、番茄等),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通讯员 王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