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1 ——腹主动脉瘤
突破:适应证大大拓展
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总死亡率高达90%,预后非常凶险。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患者恢复慢、病死率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型人工血管被逐步应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该方法不需要开腹及切开主动脉,大大简化了手术步骤,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具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也是血管外科领域最有价值的革命。
手术可在局麻下操作,经皮经股动脉将覆膜支架输送至腹主动脉瘤内部,定位后释放人造血管支架,将其锚定在腹主动脉瘤上下两端正常的血管上,使血流只经过支架而瘤腔被隔绝在腹主动脉瘤血流之外,从而避免了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也消除了破裂致死的隐患。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简称EVAR)避免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所引起的巨大创伤,仅通过血管腔内导管技术就可完成操作,已取代传统手术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方法。本次大会展现了最新的EVAR开窗技术、分支技术等,从而使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适应证大大拓展。
靶点2 ——颈动脉狭窄
突破:有望成为主流疗法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显示,脑卒中是第二大致死、第一致残病因,每年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远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80%以上,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颈动脉狭窄已成为目前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方法。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的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肯定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预防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同时也证实了早期干预脑供血动脉狭窄对预防卒中是有效的。2000年,北美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高达17.4万例。但CEA手术创伤较大,存在手术禁忌证,不适合高危患者,以及多发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及椎动脉狭窄等患者,因此并不完美。
颈动脉支架技术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创新,介入手术医师经验的不断积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脑供血血管狭窄的地位愈发提高。
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证实,颈动脉狭窄的腔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2011年CREST最大组病例、严谨设计的临床对比研究证实,CAS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和CEA比较没有差异。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介入技术的日渐成熟,该技术将以其更为安全、有效、微创和适应证更广泛的优势,有望取代CEA成为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
靶点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突破:临床治疗不二之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下肢动脉狭窄和/或闭塞,导致下肢缺血,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PAD)中的常见病。近年来,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面临截肢的危险。经典的外科血管重建手术被视为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术后并发症多,患者需要有较强的手术耐受力,且自体血管移植物选择有限,以及远端流出道不佳等因素都影响了该手术的实施。
近年来,腔内介入技术作为新的治疗方式,凭借微创、可重复、手术风险低等特点,其有效性及优越性均得到学界的认同。下肢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始于1964年,Dotter采用同轴扩张技术为一位患者进行了下肢狭窄血管的扩张治疗,并获得较好的效果,宣告了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狭窄疾病的成功。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可吸收支架及切割球囊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术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虽然泛大西洋学会联盟工作组(TASC)根据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制定了分型和治疗建议(TASC,2000年),2007年又做出了部分修改,扩大了腔内治疗指征(TASCⅡ),但仍不能跟上日益创新的腔内介入技术。目前,下肢动脉病变无论是否完全闭塞,无论闭塞段的长短,腔内介入技术都逐渐成为下肢血管病变治疗的首选方法。
突破:适应证大大拓展
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总死亡率高达90%,预后非常凶险。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患者恢复慢、病死率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型人工血管被逐步应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该方法不需要开腹及切开主动脉,大大简化了手术步骤,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具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也是血管外科领域最有价值的革命。
手术可在局麻下操作,经皮经股动脉将覆膜支架输送至腹主动脉瘤内部,定位后释放人造血管支架,将其锚定在腹主动脉瘤上下两端正常的血管上,使血流只经过支架而瘤腔被隔绝在腹主动脉瘤血流之外,从而避免了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也消除了破裂致死的隐患。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简称EVAR)避免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所引起的巨大创伤,仅通过血管腔内导管技术就可完成操作,已取代传统手术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方法。本次大会展现了最新的EVAR开窗技术、分支技术等,从而使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适应证大大拓展。
靶点2 ——颈动脉狭窄
突破:有望成为主流疗法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显示,脑卒中是第二大致死、第一致残病因,每年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远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80%以上,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颈动脉狭窄已成为目前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方法。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的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肯定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预防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同时也证实了早期干预脑供血动脉狭窄对预防卒中是有效的。2000年,北美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高达17.4万例。但CEA手术创伤较大,存在手术禁忌证,不适合高危患者,以及多发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及椎动脉狭窄等患者,因此并不完美。
颈动脉支架技术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创新,介入手术医师经验的不断积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脑供血血管狭窄的地位愈发提高。
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证实,颈动脉狭窄的腔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2011年CREST最大组病例、严谨设计的临床对比研究证实,CAS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和CEA比较没有差异。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介入技术的日渐成熟,该技术将以其更为安全、有效、微创和适应证更广泛的优势,有望取代CEA成为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
靶点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突破:临床治疗不二之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下肢动脉狭窄和/或闭塞,导致下肢缺血,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PAD)中的常见病。近年来,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面临截肢的危险。经典的外科血管重建手术被视为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术后并发症多,患者需要有较强的手术耐受力,且自体血管移植物选择有限,以及远端流出道不佳等因素都影响了该手术的实施。
近年来,腔内介入技术作为新的治疗方式,凭借微创、可重复、手术风险低等特点,其有效性及优越性均得到学界的认同。下肢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始于1964年,Dotter采用同轴扩张技术为一位患者进行了下肢狭窄血管的扩张治疗,并获得较好的效果,宣告了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狭窄疾病的成功。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可吸收支架及切割球囊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术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虽然泛大西洋学会联盟工作组(TASC)根据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制定了分型和治疗建议(TASC,2000年),2007年又做出了部分修改,扩大了腔内治疗指征(TASCⅡ),但仍不能跟上日益创新的腔内介入技术。目前,下肢动脉病变无论是否完全闭塞,无论闭塞段的长短,腔内介入技术都逐渐成为下肢血管病变治疗的首选方法。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