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要力争实现传播控制(居民感染率低于1%,无当地急感病例,连续2年查不到感染螺等),其中,疫情最重的湖北、湖南两省分别要在明年、后年达标。这个既定目标让血吸虫病防治一线的人员感觉到不小的压力。
“目前,各地血防工作经费基本解决了,但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技术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在日前于安徽省铜陵市召开的中国地方病协会血吸虫病专业委员会应用性研究项目总结会上,专家表示,要实现“不带伤”达标,不留隐患,除了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还急需技术创新,要通过科研体制创新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提高效率上有所突破。
“辛苦是因为技术手段有限”
“远看像讨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仔细看是血防站的。”这是老百姓对血防人员的形象描述。炎炎烈日下,查螺、灭螺、查病的血防人员头戴草帽,手持打蛇棍在乡间穿梭,因为常在河滩、草丛出没,衣服上沾着泥土污渍,看起来狼狈不堪。
血吸虫以钉螺和牛等哺乳动物为宿主,其传播链为“钉螺—水—牛—粪便—水—钉螺”,人和牛一样会因接触疫水而感染。因此,人畜查治病及化疗、查灭螺等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手段。
“查灭螺都是手工完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辛苦,效率很低。”湖北省洪湖市血防所所长洪敏说,查钉螺要在河滩上弯腰用镊子一个一个地捡,经常还要先铲草;灭螺时药的毒性很大,施药点周围的草会变黄,天气炎热的时候,工作人员经常顾不上防护,皮肤因被污染而溃烂……
“查治病人也费时费力。”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血防站站长陈更新说,筛查感染者要血检、粪检,头一天到村子里把便盒发下去,第二天一早去取。不少村民嫌麻烦、嫌脏,不愿意留便样,血防人员还要苦口婆心追着人家劝说。
“辛苦是因为技术手段有限。”湖南省血防所研究员魏望远说,现在使用的血防技术大部分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少部分是八九十年代的,近一二十年创新的方法不多,而基层人员都非常盼望新技术的出现。
技术小改进带来大成效
一些专家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防治技术。
粪便无害化一直是传染病专家关注的问题。魏望远介绍,血吸虫虫卵主要存在于被感染动物粪便中,随着水位的涨落,河滩、草地中的粪便随水扩散,所以要在一定时间内找到粪便杀死虫卵。目前的方法主要是用一种既是化肥又是药物的氰胺化钙合成药物“荣宝”撒在粪便上,但是劳动量大,药用少了效果不好,用多了环境污染严重,人员防护也是问题。
魏望远做了一个实验。对3堆相似的牛粪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把药裹在粪中间、药与粪混合均匀、把药涂在粪表面形成药膜。实验表明,药在中间效果最差,药效慢,牛粪容易散。混合与形成药膜杀卵效果相同,但是后者用药量小,药效不受日晒、雨淋、虫蛀等外界环境影响。他设想根据粪的大小,把药物制作成“膏药”,看见牛粪就贴一张,简便、高效、省钱、省力、污染小。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所研究员戴建荣说,血吸虫的尾蚴从钉螺体内逸出后,98%以上浮在水面,密度较高时会导致接触水的人急性感染。如果能让药物也只浮在水面,就可以使消杀更有针对性。近年来,中国地方病协会血吸虫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基层单位与有关企业合作,研究出该药物的展膜油剂,滴在水面能迅速扩散形成一层膜,短时间内能迅速杀灭水面的所有尾蚴,避免或减少对水中生物的危害。该技术在处理易感地带及部分环境应急处置、抗洪抢险中预防性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吡喹酮被广泛应用于血吸虫病感染预防和临床治疗,但在预防用药特别是群体化疗中,其气味难闻、味苦,服用后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片药有200毫克,老百姓形象地叫“丸子”,而且一次要吞下12片左右,几乎是一大把,即使是免费提供,老百姓也不愿意吃,“看服到口,吃了再走”很难实现。这成为影响化疗覆盖面的最大障碍。
“虽然没有吃过,但看着心里也哆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曹淳力说,只需把药物素片改进成薄膜衣片,减少药物气味,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近几年开展的吡喹酮薄膜衣片效果研究表明,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薄膜衣片明显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等副作用,得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受试者的认可。“技术上的一点改进,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大成效。”
这些实用技术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研究、推广、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科研短板要及时补
“科研一直是血防工作的短板,技术创新已成为血防事业再上台阶的瓶颈。”专家表示,在实践中,研发灭螺机,使用遥感技术查螺,快速检测疫水、感染螺和感染者等,都是基层人员关心的话题。但是科研工作需要人才、资金的长期投入,而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用性技术和产品,还需要有研发体系、产业链条、推广机制等支撑,目前这些都还不完善。
戴建荣说,展膜油剂还有很多后续研究要做,比如感染性钉螺会不停释放血吸虫尾蚴,如何保证药效的持久性,用多大剂量、在多长时间内有效,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护等,最终形成规范的技术方案。而魏望远发愁的是,他的“膏药”即便最终研制成功,由于市场产业链的不完善,找谁来生产还是问题,相对来说需求小、利润低,企业未必像他一样对这些“牛粪”感兴趣。
“血防科研资金太缺。”魏望远说,血防技术不高也不精尖,政府对其科研投入少,国家层面的项目几乎没有;省级支持的相关项目最多给1万元,杯水车薪。
“搞科研,很缺人才。”陈更新表示,血防工作是个体力活,太辛苦,留住人不容易。贵池区血防站被业内称为“全国最好的血防站”,但是招聘来的本科生大部分干两年就走了,基层能搞科研的人不多。专家认为,血防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急需借助其他领域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比如,很多消杀药物实验中的环境评价仅是简单观察有没有直接导致鱼、虾死亡,药物残留等长期影响很少涉及,而这方面的研究,基层血防人员基本做不了。
“要实现全国传播控制的目标,必须加快应用性科研步伐,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祝红庆表示,要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既要利用专家的创意和智慧,还要调动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当前血防科研急需吸收农业、化工、林业、水利等方面的相关专家和企业技术力量,为综合防治创造集思广益的平台,探索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