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走失的母亲,她又发愁该如何看护——
老年痴呆患者,何处安度晚年
“找到了!下关派出所打电话来,应该就是,现在去接妈妈!!!”4月11日19点43分,这条由新浪微博用户“自在的鱼园”发出的微博,让不少关注其寻母情况的网友松了一口气。
“自在的鱼园”是生活在南京的詹女士。4月8日中午12点半,她的70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在詹女士父亲上厕所时,自己开门走了出去。詹女士不仅报了警,还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微博等传播渠道发布寻母信息。而她发布于网上的一条条充满担忧和痛苦的微博,牵动众多网友的心。所幸,惊魂三天半之后,她终于找到了母亲。
4月12日傍晚,办完母亲住院手续后,詹女士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她说,两年前,因为母亲有一次出门后不认识家了,她就带母亲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母亲得了老年痴呆。这两年来,虽然接受了治疗,但母亲的病情仍在加重。这一次,是母亲第5次走失,也是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接到母亲的时候,她看到母亲脸上有伤痕,衣服很脏,自己的鞋掉了,穿着好心人拿给她的胶鞋。上午,她送母亲到医院检查,除了脚上走出了好多泡,没有发现其它大问题。
“总算放心了。根据病情评估,母亲预计一个月后出院。而我现在发愁的是,出院后怎么把母亲安置好?”她叹息道,平时父母单独住,有一个保姆帮助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这次母亲出门时,保姆刚好也不在家——像母亲这样的特殊老人,子女也都是中年人了,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很难做到全天候照料老人。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海林告诉记者,科里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有不少曾经发生过走失的情况,有的还走失过多次。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目前尚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医院能做的,是评估,诊断,给出治疗方案,接受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只要病情稳定,患者就可以出院。科里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平均住院期在一个月左右,“而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个住院期已经偏长”,在有人排队等床位的同时,也有家属不愿意患者出院——家里没法照顾,是一个重要原因。
李海林说,60岁以上的人,4%-6%患有老年痴呆症。“老人的患病几率,一般而言,每增长5岁就翻一番”。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痴呆症患者将会越来越多,“医生们希望政府能多多关注养老机构的建设”。
詹女士也曾悄悄找过疗养院。电话打过去,有的“已经满了”,有的一听想入住的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便一口回绝。
给父母家增加一个保姆?把父母送到人手充足的农村亲戚家去居住?还是给母亲找一个合适的养老机构?那个“合适的养老机构”,又在哪里?詹女士焦急却又无奈。
接收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养老机构,是否很难找到?
记者致电南京综合性养老福利机构——祖堂山社会福利院。院办公室主任邓俊介绍说,福利院在特护楼专门辟出了一层,为老年痴呆症患者服务,但是50多个床位早已住满。
记者又走访了南京玄武门社区老年康复护理院。这家由职工医院转型而成的民营养老机构,定位是为介护老人(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服务。院长王国俊告诉记者,床位一直很紧张,因场地限制暂时无法扩容。
记者从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了解到,目前,全省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为20%,苏南地区的比例要高一些。我省正在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按照规划要求,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将不低于30%。“总之,养老事业的发展有个过程”。(记者 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