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潮”一代陆续步入老龄“多代同堂”现象渐成潮流 “银发海啸”助推家庭结构转型
引言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老龄化与健康,口号是“健康有益长寿”。
据统计,在未来五年中,全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将首次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数量。到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0亿,多于14岁以下儿童总数,其中约80%的老龄人口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政府和社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老龄人口健康。
美国老年学会4月8日举行了2012年会,来自全美3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在2011年到2029年这18年中将有7700万人进入65岁以上的年龄段。这就是美国社会史上赫赫有名的“婴儿潮”一代人。
由于“婴儿潮”一代人庞大的数量,在过去的60年中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对教育机构如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以及医疗机构的改革、就业乃至娱乐行业的发展,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会专家指出,保证老年人的健康,必须防患于未然。为了控制飞速增长的医疗费用,美国老年人有必要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缺少运动导致的疾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远离疾病的最佳方式。
美国“婴儿潮”一代人,如今陆续步入退休年龄。在往后的20年时间里,平均每天会有一万人达到6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
从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里,美国65岁到84岁的老人总数增加了330万。目前,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万,占总人口的13%。到2030年,这一年龄段人口所占的百分比将达到18%,到2050年,老年人的总数约为8900万。
“婴儿潮”一代渐老 晚退休赚钱补家用
“婴儿潮”一代人进入退休年龄,对美国社会的冲击可以用“银发海啸”来形容,它将极大改变现存的商业形态和生活方式。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时,只有约三成人到了退休年龄仍留在工作岗位上。如今,由于经济不景气,为了改善家庭以及本人的财政状况,延迟退休、继续工作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在适龄退休的人当中,还能保住职位的自感幸运。保不住的,则千方百计另谋活计。
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老人仍滞留在劳动大军中,虽然能多挣些钱贴补家用,却与下一代求职者发生了冲突。在公司里,年轻雇员看你“占着茅坑”,挡了别人晋升的阶梯——恼火;在社会上,刚走出校门的新人看着“熟练工”来争抢可怜的几个实习岗位,求职无门——窝火。
延迟退休只能对付一时,当他们真的做不动了,回到家里,很快就面临需要别人照顾的问题。如果早一点退休,身体状况尚可,他们还有一段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并对今后的高龄生活未雨绸缪,深思熟虑一番。错过了这个机会,有人无奈寄宿在儿孙辈的家里,有人仓促找一家养老院住进去,结果都陷入麻烦之中。
住在子女家的,每每因生活方式差异,对儿孙的教育等问题产生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此外,照顾老人在体力上、经济上又要付出很多,天长日久,做小辈的往往会怨言丛生,以致亲情不再。入住养老院的,会发现费用昂贵,难以长久承担。目前,半护理型的养老院每月费用为3261美元,而全护理型的养老院每月费用高达6390美元一个单间。
多代同堂应付危机 祖辈尽责照顾孙辈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接踵而来,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30年来的新高,受此影响,“多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多。一方面,找不到工作或者被裁员的成年子女纷纷“归巢”,前往父母尚健在的老家寻求庇护;另一方面,退休多年的老人年老力衰,无论是体力上还是经济上都无法继续在家独居,最终搬到子女家同住,以获得亲人的呵护。
据美国一家公共政策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08年美国共有620万户多代同堂的家庭,占家庭总户数的5.3%;到2010年,多代同堂家庭户数上升到710万户,占总户数的6.1%。这两年中大家庭数量的增幅超过之前8年增幅的总和。
美国退休者协会以1904名年龄在50岁以上、平均69岁的民众为调查对象,发现其中超过三分之一负担孙辈的养育费用,11%与1名孙辈同住,16%白天照看孙辈。退休者协会多代和家庭问题专家埃米·戈耶说:“祖辈老人是美国人家庭的安全网,帮助支付家庭的实际费用和必需品开销。”
祖辈老人过去一年间为孙辈支付的费用中,教育支出占53%,医疗支出占23%;另外,40%的调查对象去年为孙辈买礼物的花费超过500美元。调查对象中,将近90%认为自己在孙辈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或者一定程度上重要”。
加利福尼亚州一位财税顾问说,经济拮据是导致多代同堂现象的主要原因。他的顾客中来自“三明治”大家庭的越来越多,大多前来咨询减税问题。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有时不得不同时打几份工才能养活一家人。
养老机构费用大增 居家养老仍为首选
多代同堂现象带来了新的商机。一些住宅新概念纷纷涌现,比如,老人村、合租公寓、多居室套房公寓和带保健设施院落等适应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居住模式。独栋院落的改建也方兴未艾,用来安顿即将落脚的高龄父母。顶层阁楼布置成了卧室,地下室中增加了洗浴间和厕所,家庭办公室变成客厅。
对老人来说,居家养老能够得到子女的照顾,生活上舒适很多。但是到了80岁之后的高龄,子女愿不愿意、有没有能力继续赡养将成为一个问题。是不是要住进养老机构?这其中有一个经济上的考量。据2011年一项全美服务开支统计,养老机构一年来的人工服务费用大增——全年为39135美元,比2010年增长2.4%,入住私营护理院一个房间的费用为全年77745美元,增长3.4%。相对而言,上门服务的钟点护理员价格仍为每小时19美元,基本持平。
住养老院亦有好处 需解除四大“迷思”
多代同堂现象在美国其实也是潮起潮落,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或衰退而变化。无论是与子女同住,还是找一家养老机构度晚年,对老人来说都是一种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而定。一位老龄问题专家指出,上述两种选择无论如何都比老人独居要好得多。他认为,美国老年人过分注重个人的独立性,以致承受了很多不必要的生活负担。他建议老人在退休安居问题上要解除以下几个“迷思”:
第一,住在自己家里,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独自居住花在家务、采购等事务上要耗费很多精力。而住进养老机构就省心多了。
第二,住自己的老家,朋友往来找得到,周围邻居串门子,能保持身体的活力。可事实是,到80岁以上,只有孤独找上门,老人抑郁、酗酒、肥胖等等麻烦随之而生。
第三,到了退休年龄,购房款已结清。因此,他们往往认为住在自己家里开销很低。事实是,房产税、水电和燃气费、维修和保险费等种种开销加在一起,数目可观。
第四,养老院里都是病人和等死的人。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事实上,如今的养老院就像一个几代同堂的社区,有不少“年轻”的老人,身体健康,独立生活,享受着养老机构提供的生活便利。
经费削减社区无奈 小幅改进聊胜于无
面对“银发海啸”的冲击,老人们落脚的各地社区准备好了吗?看来没有。
一家名为“全美老年人协会”的机构在六年前发布的调查报告说,不到一半的城市表示正在研究应付“婴儿潮”一代人的退休问题。当初发表这个报告,是为了警示各地社区当局,尽快制定计划应付老龄问题。
然而,五年过去了,这家机构重访了当初调查的点,发现情况依旧,没有任何改善。由于经济不景气,有的社区甚至削减了给老人送餐,以及专供老人上医院看病、到超市购物的巴士交通服务。这些老年人因为不再能驾驶汽车,结果困在家中举步维艰。
社区当局也有他们的难处。俄亥俄州利津县老年服务处的驾驶员们2011年接送老年人前往医院,出车2.1万车次,仅汽油费就高达每月7000美元,比4年前涨了一倍。几年来,联邦政府拨下的经费没有增加,涨价部分只能由社区自己消化。当地官员愁眉苦脸地说,这是个“无底洞”。一些地方的志愿者曾建起一个交通网络,搭载老年乘客,但这总不是长久之计。
有的地方小打小闹做些改进,聊胜于无。比如,培训老年人慢速、安全驾驶的方法,让他们延长驾驶年限;设置新的交通标记,让老年人看的清楚,易记易懂;设立拼车网络,让更多的人搭载老年人出行,等等。这些措施花钱不多,效果明显。
俄亥俄州议会提出了一个议案,建议在公寓里的公共通道安装扶手、电灯开关,并在合适的地方铺设斜坡,以增加老年人的通行便利,这笔改建费用可以做退税处理。专家认为,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因为在俄亥俄州,一年中用于老年人跌倒受伤住院而产生的医疗费接近3亿美元。这个议案受到公众的欢迎。 (林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