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约有102万新发病例,53万死亡病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人数约40万,死亡为7万多。北京大肠癌年发病率为30~40/10万,已达到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大肠息肉被公认为大肠癌癌前病变,因此,早期发现并治疗大肠息肉可以有效地降低大肠癌的发生。
目前,体检机构多采用化学法检测便潜血,这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容易受胃肠道食物和药物的影响,特异性较差,假阳性率高达40%。有资料显示,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应用免疫便潜血试验初筛,对便潜血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随访18 年,使大肠癌累积死亡率下降了53%。近年来,单克隆免疫双连便潜血检测法则进一步提高了大肠癌的早期发现率。
免疫双连便潜血检测法,其检查结果不受胃肠道食物和药物的影响,灵敏度高,一般血红蛋白浓度有0.2mg/L 即可检出,与化学法粪便潜血检查相比较少漏诊,特别是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我们在今年员工体检时,尝试用免疫双连便潜血检测法替代以往的化学法筛查大肠癌。通过先期的小范围试验,我们发现有一名受检者便潜血检测阳性,提示胃肠道有出血性病变。为了慎重起见,该患者又做了胃镜和肠镜等进一步证实。检查结果: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均正常,结肠有4个息肉,其中两个较大的均有出血迹象。在肠镜下将两个小些的息肉活检钳切除,两个大的息肉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癌前病变。
这个病例让我们对免疫双连便潜血检测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后续在3600多名参检人员中检出的便潜血阳性143人,我们逐一跟踪并建议做胃肠镜进一步检查。截至目前,其中16人做了胃镜、肠镜检查,结果2人正常、14人异常。其中1例早期结肠癌、1例胃癌、1例胃多发息肉、3例胃和十二指肠炎、8例结肠息肉。16人中男性7例、女性9例,60岁以上9例、最大75岁,60岁以下7例、最小43岁。由此证实,免疫双连便潜血检测方法对于大肠癌早筛具有明确的价值,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