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匡远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王拥军、赵性泉教授等日前对203名急性卒中住院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约五成以上的患者合并营养不良,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其中,性别、年龄、消化道出血、腹泻、神经功能等因素以及胃肠营养等与营养不良发生均有相关性。
王拥军、赵性泉等选取连续住院的203名急性卒中患者进行了横断面研究。以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作为营养学指标,观察其变化趋势,分析基线资料、主要合并症、神经功能等因素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会逐渐增加,不同时间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有下降趋势。在203名急性卒中住院患者中,有110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住院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4.2%。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腹泻、发热、感染、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抑郁、吞咽障碍等,与营养不良发生均有相关性。
研究者认为,卒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但未被广泛认识的问题,特别是老年患者以及长期住院的患者。急性卒中发生之后,由于患者的意识状态改变以及吞咽障碍、偏瘫、认知障碍、卒中后抑郁等神经功能受损等症状的出现,直接影响患者的进食及营养的摄入。此外,感染、发热等合并症的出现,可使体内分解代谢增加,导致患者营养状态的恶化。另外,卒中后早期的营养状态是长期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及时对卒中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及给予相应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及康复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