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科研新知 » 正文

炎炎夏日如何避免高温危害 专家支招:吃得越凉越容易中暑

发布时间: 2021-08-06 23:32:06      来源:http://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预防夏季高温危害,要注意减少高温时的户外活动,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4月11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李群英为公众详解夏日如何避免高温中暑。“中暑后要迅速撤离高温环境,采

    “预防夏季高温危害,要注意减少高温时的户外活动,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4月11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李群英为公众详解夏日如何避免高温中暑。“中暑后要迅速撤离高温环境,采用综合措施救治。”

    夏日防暑从衣食住行抓起

  “高温是指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李群英说,一般气温达到32℃,人体就会不舒服,如果高于35℃,人体的调节功能会大减,出现疲劳、烦躁等症状。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

  如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如戴太阳镜、遮阳帽或用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烈日下长时间骑车最好穿长袖衬衫,或使用披肩。进行长时间户外运动时要备好防暑药品。

  饮食方面,要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多吃新鲜蔬果。“要避免过多冷饮,吃得越凉越容易中暑。”李群英说,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短期降低会让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影响消化系统,继而影响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作息方面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午睡一个半小时左右。“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也会导致中暑。”李群英说,一些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防暑,包括老年人、婴幼儿、产妇、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高温环境作业工人等。“另有资料表明,夏季服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抗胆碱药和安眠药等也容易诱发中暑。”

    中暑后撤离高温环境综合救治

  据李群英介绍,高温引起的中暑主要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而轻症中暑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体温升高到38℃以上。

  “要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解开衣扣散热。”李群英说,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应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重症中暑者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昏倒、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等症状,体温在40℃以上。“此时如果远离医院,应让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李群英说,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中,甚至用雪或冰降温,但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

  链接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防御指南: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防御指南: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记者 刘淼淼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