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医学前沿 » 正文

线粒体DNA或直接影响瘤型麻风发病

发布时间: 2020-04-22 13:58:38      来源:http://健康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本报讯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的一项课题研究发现,线粒体DNA可能直接影响到瘤型麻风患者发病,同时研究人员捕获了新的麻风易感位点。这两项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了解麻风的遗传易感性提

  本报讯  (记者李天舒)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的一项课题研究发现,线粒体DNA可能直接影响到瘤型麻风患者发病,同时研究人员捕获了新的麻风易感位点。这两项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了解麻风的遗传易感性提供了新证据,也为麻风防治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瘤型麻风患者约占整个麻风病患者的20%。对于麻风病的具体致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麻风病的发生与个体遗传基因有关。

  云南省是我国麻风高发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课题组与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玉叶及云南省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李孝安合作,针对云南玉溪地区麻风病流行和遗传易感性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通过对玉溪地区麻风病患者和正常人线粒体DNA遗传背景的分析,发现瘤型麻风相比其他类型的麻风病,患者具有更高的线粒体DNA拷贝数,提示线粒体DNA在瘤型麻风患者发病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该研究论文近期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上。

  此外,研究人员对近期文献报道的与麻风病相关的MRC1和IFNG基因进行了研究,在对来自玉溪地区的527名麻风病病人和583名对照人群中,没有验证到此前报道的MRC1基因和IFNG基因的易感位点,反而发现了新的易感位点。分析结果显示,MRC1基因的rs692527和rs34856358位点变异和IFNG基因rs3138557位点变异,与麻风病显著相关。该结果也支持MRC1和IFNG基因是麻风易感基因。这一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