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痰标本对病情确诊非常重要。即时痰、夜间痰和次日晨痰,要取3次;取痰时要深呼吸,从肺部深处咳痰;每次取痰量在3毫升~5毫升……”这是医生面对肺结核可疑患者时经常解释的一段话。
“痰检查太麻烦了。”前不久,记者在浙江省海宁市采访时,一位患者抱怨说,“难道没有方便的办法吗?”
“现在我国肺结核的诊断仍然依赖于直接痰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检查和胸部X线照片检查。”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控中心副主任成诗明教授说,结核病诊断急需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的方法。
诊断“金标准”也有明显缺点
据成诗明介绍,痰涂片检查可早期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目前在全国县级结防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和结核病专科医院都可以开展。该技术的优点是简便、快速、价廉。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灵敏度低。在201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的比例只占所有肺结核患者的15%。
痰分枝杆菌培养的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高于涂片法。同时,对培养出的阳性菌株还可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以及进行抗结核药品敏感性试验,获得菌株耐药情况。目前,业内仍将传统的痰分枝杆菌培养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痰培养时间长,需4周~8周才能出结果,阳性率只有30%~40%;如果进行耐药试验,还需要1个月时间。
成诗明说,目前已应用的其他诊断方法还有:快速培养、药敏检测技术,液体变色培养基技术,核杆菌L型检查,荧光筛查技术等。“这些方法都有优点,也都有不足,不能在灵敏度、特异性、可行性、成本效益等方面实现兼顾和平衡。”成诗明说。
筛查诊断技术正在升级
全国卫生产业协会医学检验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朱绍荣介绍,国内外结核病诊断技术研发主要瞄准两个方向:实验室诊断技术和筛查技术。前者旨在确诊,确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耐药结核;后者则是希望通过人群筛查,早期发现可疑患者,降低传染源扩散危险。
成诗明说,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结核病基因诊断、耐药性测定、菌种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技术均取得很大进展。一些新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已得到应用。相关部门目前正系统总结评估一些新诊断技术成果,并研究我国结核病新诊断技术的推广意见。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控中心国家参比实验室医师夏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实验室已对基因芯片方法、核酸技术、线性探针等部分实验室诊断技术(产品)进行评估,少数技术近日将有评估结果。
与此同时,筛查技术也取得较大进展。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张贺秋说,经过8年攻关,该所研制出的针对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高质量检验技术,目前已通过国家审批。该技术分析出致病结核分枝杆菌的7种特异抗原分布情况,实现多种特异表位抗原串联,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比较适合大规模筛查检测。
治疗药物仍有较大研发空间
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诊断基础上的规范治疗和管理。包括医生处方是否规范,药物使用是否合理,患者能否规律服药完成疗程等。
“肺结核治疗药物选择,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成诗明说,1990年代以前,初治肺结核患者服2种~3种药,疗程为1年半~2年;199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采用4种~5种抗结核药品联合治疗,使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缩短到6个月~8个月。几十年间,虽然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效果有了很大进展,但因患者治疗时间长,全疗程管理困难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规范治疗或中断治疗等原因,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结核病发生。
“抗结核药物研发仍有较大空间,新药研究重点应解决的问题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成诗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