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蒋 明 通讯员杜巍巍)近日,湖北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将手术室配备的自体回输机从4台增加到10台,并规定,每月自身储血和自体输血占科室总用血量比例低于15%的手术科室,其医疗核心制度考核将实行“一票否决”。这意味着,“用自己的血救自己命”的自体输血方式,已不仅是该院在“血荒”时的救急措施,而成为临床输血的常规方式。据了解,武汉地区的47家三级综合医院中,仅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家医院在所有手术科室全面开展了自体输血并与考核直接挂钩。
自体输血是指收集手术病人自身血液进行回输,包括术中回收式、术前稀释式、贮存式3种。根据该院《临床规范用血管理暂行规定》,手术患者入院后,无论是否存在用血紧张的情况,主管的临床医生都要告知有自体输血这种方式,供患者及其家属选择。如果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医生开具相关化验单,通过相应检查后,就可以开展自体输血,确保手术按期进行。
该院副院长王高华介绍,为应对“血荒”, 他们从去年以来就在心外科、脑外科、骨科、妇产科宫外孕等失血量大的手术中普遍采取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此次全面推开后,自体输血范围和方式都将进一步扩大,肝胆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科室,具备自体输血条件的手术也将大力开展术中、术前自体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