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泳
一名刚怀孕的准妈妈满怀喜悦前往医院检查,不料遭遇尴尬。原来,这位孕妇尿检指标呈阳性,复诊医生没来上一句“恭喜”,而是冷冰冰发问:“孩子要还是不要?”这句话犹如一盆冰水,把求诊者浇得“透心凉”。
看病还是看人,这是个早知答案的老命题,可老命题说来容易做来难。儿科诊室里,带着宝宝来体检的妈妈会遇到严令:“把孩子的头按好,别摇晃不许动!”孩子早已吓得哭了起来。牙科诊室里,嘴巴塞着一堆填充物还未处理好的患者,手拿缴费单被问及具体事宜,着实“有口难言”。妇科诊室更是如此,本就涉及隐私的问诊,因为医生一句硬生生的“脱裤子”,顿时倍加窘迫……不少患者相互交流后,便自嘲两句:“到医院,关键是把病看好就行啦,别的就不用多考虑了。”
一样看病问诊,医生为何不能换个姿态温和待人呢?客观来看,当前环境确实存在诸多原因,令医生“怨气丛生”:每天超负荷看病,忙到没时间上厕所,哪还顾得上柔声细语?再比如,多数患者抱有戒备之心,医生自然难以对其始终笑脸相迎。但笔者以为,如此种种,皆不应成为人性化服务跟不上的理由。所谓人性化服务,有时并不需大张旗鼓地搞活动、喊口号,恰恰相反,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浅浅的微笑,甚至搀一把的动作,都能让患者感到温馨。
讲求人性化医疗服务,看似小问题的背后,蕴含着医学教育与实践的大学问。从医学教育来看,重视技术精湛之余,更应关注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由此今后才能抱以一颗“医者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医学实践来看,医院对医生的考核除了硬性工作量外,还应侧重服务质量,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问诊环境。像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遇到年纪大的人叫声“大爷、大妈”;像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陆劲松教授,为与患者交流常年站着看病……这样的医生、这样的服务,患者怎么会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