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杨辉报道:11 日中午12 时, 有市民登录省环保厅网站查询“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状况”时发现,广州天湖监测点的AQI (空气质量指数)高达160,为“中度污染”,监测点及附近区域标识为刺眼的红色,而“罪魁祸首”是该监测点的臭氧1 小时浓度的最近24 小时均值达320 微克/立方米,大大超过新国标200微克/立方米的标准。
天湖监测点位于广州从化市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内,为何会突然出现“空气污染”, 记者随后证实是因为监测机器出错所致。不过专家表示,身处城郊、风景区的空气质量监测点臭氧浓度比市区高的情况并不少见,近来珠三角监测网络中录得臭氧平均值最高的地方都位于郊区。
广州郊区臭氧浓度高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11 日中午,珠三角空气监测网显示,设在广州从化天湖监测点AQI 数值一度高达160,达到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的情况。同时珠三角17 个站点中的大部分站点出现PM2.5 小时均值偏高的情况。
记者在从化、花都等地实地体验了当地空气质量, 发现这些地区都在下雨,空气质量很好, 并未出现PM2.5 测值、AQI数值等数据显示的“空气污染”情况。
广东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天湖此前就是广东臭氧浓度相对比较高的地方,但11 日上午空气污染物超标如此严重,是因为机器问题。“机器每天监测之前都要加入一部分浓度先试称一下, 今天监测时把试称的浓度也加进去了,所以出错了”。
记者昨日下午上网查到,从化天湖的臭氧1 小时浓度的最近24 小时均值变成75 微克/立方米,浓度值在17 个站点中排第二, 而17 个监测点中浓度最高的为广州花都的竹洞村, 录得95 微克/立方米,但都没有超标。
在PM2.5 方面, 记者发现17 个监测点中有9 个站点超过了35 微克/立方米的“优秀”界线,虽然仍未超过75 微克/立方米的新国标限值,但与前昨两日的“全优”相比有所下降。对此专家表示,这是因为前两日受冷空气影响,降水明显,空气质量较好, 昨天降水有所减少,PM2.5 浓度有所增加,“珠三角的PM2.5 保持全优并不现实,即使发达国家也很难做到”。
国家近期发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臭氧、PM2.5、一氧化碳纳入监测体系并公布数值。据悉,臭氧能刺激眼、鼻和咽喉,在高水平时会增加人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 亦可令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病等)患者的病情恶化。
臭氧在郊区升至峰值
根据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网数据显示,2011 年1 月至6 月期间,珠三角空气质量监控网络中录得臭氧平均值介于32 微克/立方米和88 微克/立方米之间;其中录得臭氧平均值最高的地方都位于郊区, 包括广州从化天湖、香港塔门和惠州金果湾。
广东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臭氧并不是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而是由氧气、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虽然形成臭氧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污染源, 但由于污染物排放后,至臭氧形成及升至峰值,一般需要数小时。这些空气污染物可随风输送到下风向地方, 因而往往出现城市下风向的郊区录得臭氧浓度高于市区的现象。另外,城市因为工业锅炉、机动车等一氧化碳排放,会将一部分臭氧消耗掉,而郊区一氧化碳排放较少,臭氧也很少被消耗掉。
专家表示, 不仅是臭氧,PM2.5 也因为极其细小, 其运输作用也同样明显,受风向等影响也常常会出现郊区比市区高的情况,“这更加要求珠三角大气污染治理需要联防联控,协同发力。”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湖监测点位于广州从化市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内,为何会突然出现“空气污染”, 记者随后证实是因为监测机器出错所致。不过专家表示,身处城郊、风景区的空气质量监测点臭氧浓度比市区高的情况并不少见,近来珠三角监测网络中录得臭氧平均值最高的地方都位于郊区。
广州郊区臭氧浓度高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11 日中午,珠三角空气监测网显示,设在广州从化天湖监测点AQI 数值一度高达160,达到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的情况。同时珠三角17 个站点中的大部分站点出现PM2.5 小时均值偏高的情况。
记者在从化、花都等地实地体验了当地空气质量, 发现这些地区都在下雨,空气质量很好, 并未出现PM2.5 测值、AQI数值等数据显示的“空气污染”情况。
广东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天湖此前就是广东臭氧浓度相对比较高的地方,但11 日上午空气污染物超标如此严重,是因为机器问题。“机器每天监测之前都要加入一部分浓度先试称一下, 今天监测时把试称的浓度也加进去了,所以出错了”。
记者昨日下午上网查到,从化天湖的臭氧1 小时浓度的最近24 小时均值变成75 微克/立方米,浓度值在17 个站点中排第二, 而17 个监测点中浓度最高的为广州花都的竹洞村, 录得95 微克/立方米,但都没有超标。
在PM2.5 方面, 记者发现17 个监测点中有9 个站点超过了35 微克/立方米的“优秀”界线,虽然仍未超过75 微克/立方米的新国标限值,但与前昨两日的“全优”相比有所下降。对此专家表示,这是因为前两日受冷空气影响,降水明显,空气质量较好, 昨天降水有所减少,PM2.5 浓度有所增加,“珠三角的PM2.5 保持全优并不现实,即使发达国家也很难做到”。
国家近期发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臭氧、PM2.5、一氧化碳纳入监测体系并公布数值。据悉,臭氧能刺激眼、鼻和咽喉,在高水平时会增加人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 亦可令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病等)患者的病情恶化。
臭氧在郊区升至峰值
根据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网数据显示,2011 年1 月至6 月期间,珠三角空气质量监控网络中录得臭氧平均值介于32 微克/立方米和88 微克/立方米之间;其中录得臭氧平均值最高的地方都位于郊区, 包括广州从化天湖、香港塔门和惠州金果湾。
广东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臭氧并不是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而是由氧气、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虽然形成臭氧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污染源, 但由于污染物排放后,至臭氧形成及升至峰值,一般需要数小时。这些空气污染物可随风输送到下风向地方, 因而往往出现城市下风向的郊区录得臭氧浓度高于市区的现象。另外,城市因为工业锅炉、机动车等一氧化碳排放,会将一部分臭氧消耗掉,而郊区一氧化碳排放较少,臭氧也很少被消耗掉。
专家表示, 不仅是臭氧,PM2.5 也因为极其细小, 其运输作用也同样明显,受风向等影响也常常会出现郊区比市区高的情况,“这更加要求珠三角大气污染治理需要联防联控,协同发力。”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