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章迪思
“问上海晴为何物,空调底下吹衣服。”这是一条最近几天被反复转发的微博。继前天上午太阳难得露脸之后,从昨天起,申城重新下起连绵不断的小雨,许多市民纷纷创作各种调侃诗句,表达心中的烦闷和由此带来的生活不便。天气和心情,是否真的会有联系?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服务官邬锐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二月申城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4摄氏度,但仍在正常范围以内。相比之下,连绵阴雨造成的体感湿冷,是导致市民感觉不适的更主要原因。今年二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多40%,月降水日达17-18天,比常年多6-8天;日照时数为69小时,比常年少47小时。
许多市民担心,上海的春天本来就短,原本应该是“阳春三月”,现在会不会被阴雨推迟入春的步伐?邬锐表示,从现有资料看,入春早晚和降水量没有必然联系。上海一般在3月25日左右入春,现在是三月上旬,尚无法判断何时入春。
连日阴雨给市民带来的最大不便,莫过于衣服难干。许多网民在论坛、微博上发帖子自嘲:“再下雨,都快没衣服穿了!”、“这年头拼的就是谁的袜子、内衣多!”市民彭小姐无奈表示,家里已经晾了14件衣服,非但不干,还越晾越湿。市民陈小姐刚刚在网上买了一批袜子,准备和雨季来个“持久战”。
生活的不便、户外活动的减少,势必更容易引发焦虑、抑郁心情。不少市民反映,这几天“心里不舒服”,和天气一样“湿答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理科副主任王立伟解释,人体内的褪黑色素有促进睡眠、调整时差等作用,其分泌机制和昼夜节律相关,一旦白天光照少,人体对白天的“感觉”不明显,有可能引起褪黑色素分泌紊乱,对于特定人群可能会加强焦虑等症状。
据介绍,国外有专门研究气象对心理影响的气象精神病学,不过国内目前没有相关研究。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音教授认为,类似的阴雨气候对于坏心情来说,可能起到了“导火索”作用,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天气以外的因素,比如,现代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平时积累了许多负面情绪,碰到恶劣天气,正好发泄一下。
张海音建议,都市一族平时要注意心理调节,学会和负面情绪共存。只有内心强大,碰上坏天气才能足够淡定。当然,阴雨天多组织家庭聚会、和朋友聊天等,也是不错的选择。